首页新闻评论台湾两岸军事台商健康文化旅游视频资料周刊社区专题艺购
文化信息文化观察文化人物考古发现古今杂谈文史知识文明探源申遗·保护文物收藏悦读

八年来,先后八十余次专家讨论会,三千多海内外专家起草九十多稿新汉字表,这一关系到国家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及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官方、专家也现身说法,对字表改动做出进一步说明,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下面我们就来“数”说一下《通用规范汉字表》。详细

    ★ 8年甄选8300个规范字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项目从2001年启动,历时8年才得以完成。专家学者们已经充分研究了我国自1955年以来编制的多个原有字表的规范原则,并基本清理了历史遗留的用字规范问题。详细

     规范汉字表分3

    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频度低于一级字,与一级字合起来共6500字,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800个,是一些专门领域(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使用的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详细

    ☆新增1300

    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相对原来的通用字表增加了1300字,出于4个领域考虑,这四方面是(1)姓氏人名。(2)地名。(3)科技术语。(4)中小学的文言文用字。详细

 

    ★44个汉字“整形”

这个历时8年打磨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对写法进行调整。详细

汉字整形,改的是什么?

按照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琴”、“瑟”、“琵”、“琶”等44个汉字在有关专家的倡导下都进行了书写上的微调。比如说“琴”,左上角的“王”字最后一笔由原来的“横”改为“提”;“亲”、“茶”底下的“竖钩”变成“竖”,最后一笔的“点”改成了“捺”。

图解汉字“整形”     44个字的规律变化 

     ☆     微调字 “调”什么

    调整应该不会对当前社会用字产生多少冲击,因为它不会改变每一个字形所提供的供认读用的富有个性的区别特征,对百姓生活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详细  

    汉字整形对哪些领域产生影响:

    字典和课本都得跟着改  高考生受影响最大    门牌号码、广告牌、教科书等都要更换?   起名字最好不要超出字表范围

    ☆     9成网民认为“瞎折腾”

    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虽然有语言学家认为这44个汉字的小整形手术具有战略意义,会使一些字更简洁美观。但在一些门户网站的调查中,9成多网友表示反对。详细

    慎改派:这样的修改是折腾

网友大呼:“小学白念了!”网友“Andy”:“这不是添乱嘛!”甚至有网友套用当下网络流行语表达不解:“专家改的不是字,是寂寞。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截至819下午5,共有1187名网友参与,选择胡闹,这不是穷折腾人吗87.03%。大家都希望说明汉字调整写法的意义在哪里?详细

主改派:习惯了就好

对网友的反对,昨日,教育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专家工作组的名义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问题解答,表示《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宋体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主要是取得宋体字笔形变异上的一致,并公布了调整的四大原则。详细

专家称《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标准   

 权威解读:“微调不会影响百姓生活”

    书写时代的“没落” 微调参考了书法美学

    国家语委负责人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答记者问

 

    ★51个异体字获“释放”

为了尊重人民实践和生活习惯,字表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废止的51个异体字收入其中。例如,“喆”“淼”“堃”“昇”等,这些字主要用于人名和地方。而且,对异体字也不再简单地“淘汰、废除”,只是在使用上有明确要求。详细

51个异体字都是什么?新收异体字撷趣

数十个罕见姓氏被正名

恢复罕见姓氏延续血脉传承

恢复这些罕见姓氏的本来面貌,将使得标志血脉传承的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姓氏用字得以保存。详细

“怪字”为啥受欢迎专家解读:图吉利求个性

姓氏生僻字方便使用 畅通无阻

35个罕用字异体字等未被收录

成都市民发邮件呼吁恢复川人口头常用字“孃”

    ★6繁字“转正”

    这次仅6个繁体字收入《字表》,它们是:“剋”、“锺”、“蘋”、“噁”、“濛”、“硃”。其中“剋”字收入二级字表,其他5个收入三级字表。《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说,比如,钟和锺是两个姓,“锺”不能不恢复。详细

    ☆     收入繁体字意义:收入的繁体字、异体字是为尊重社会习惯,方便人们用字需要,主要用作人名、地名以及科技等专有名词。

         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汉字繁简之争、异体字等问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讨论颇多。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字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详细

 

     ★新汉字表引4大追问

   一问:新增1335个字怎么来的? 二问:“氾喆”等异体字为何恢复? 三问:44个微调字“调”什么?  四问:字表外的字还能用吗?

《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先擢教授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使用得好,就要有规范。规范带来方便,我们要珍惜这个方便,如果老是强调自己,人家不认识,起不了效果。详细

   

    ★解决5大问题 简繁排第一

    为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字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将类推简化的范围严格限定在字表以内,以保持通用层面用字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允许字表以外的字有条件使用,但不类推简化。详细

     为什么要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

《字表》合理收取一二级字,增加三级字,恢复部分异体字,就是为了满足新世纪用字范围和规范理念的需求,促进国家的信息化建设。详细

     解读《通用规范汉字表》

     对于每天都要说话、写字的现代人来说,这套规范解决了哪些问题?对日常生活和学习有何意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详细

漫画/张永文

         电脑时代 汉字获得新生

史说汉字:汉字开始是写在甲骨上、牛骨上,然后在铜器上,可以保持永久,然后在竹简上,在木牍上、帛书上,最后慢慢发展到用在纸上。现在是电子介质,这是时代的进步。详细

     《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百姓生活影响

之所以研究这个《通用规范汉字表》,把人名用字该收的收进来,这些地方都可以畅通无阻。但对于特别生僻的字,电脑可以显示、输入法不支持。而且大家不认识,或者是读错,就造成了一些笑话。所以整理出的字要便于大家认、便于大家记、便于网上交流。新《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百姓的生活一定会产生影响,但我们要利弊结合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详细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