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申遗保护
申遗成功后保护需升级
华夏经纬网   2015-07-07 15:57:40   
字号:

    王石川

  7月4日(当地时间),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在内的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7月5日《长沙晚报》)  

  但凡看过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恐怕都对书中土司王国的神秘、土司制度的流变,倍觉好奇甚至感慨。土司制度确已尘埃落定,但土司文化,以及土司遗址仍有生命力。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表现出尤为显著的土司统治权力象征、民族文化交流和国家认同等土司遗址特有的共性特征,是该历史时期土司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证。”说的正是此理。

  包括永顺老司城的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湖南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意义不容低估,同时也应思考,申遗的初衷是什么?笔者以为,对于有价值的遗产,不管有没有申遗成功,都应该下最大努力保护。申遗成功之后,更应该竭尽全力保护。正如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所称,“世界遗产在地域上是我们的,但绝不仅仅是我们的,而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共享的。保护是我们的义务,传承是我们的责任。这才是‘申遗’最根本的目的。”

  值得欣慰的是,从民间到官方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谈及申遗问题,称通过申遗立刻吸引大批游客并不现实,而且申遗理念一定要正确:申遗第一是为了保护,第二是为了保护,第三还是为了保护。著名作家冯骥才也说,民间文化遇到危险要打120,像医生一样抢救民间文化。对世界遗产,更应该如此。不仅打120,还要打110,谁打世界遗产的主意,就依法处理谁。善待世界遗产,留住悠远的文化基因,这是我们的责任。

来源: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成功 容美土司遗址或成其补充
·中国土司遗址"打包"申遗成功 专家:并非一劳永逸(图)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专家称实至名归(图)
·永顺老司城遗址成为湖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组图)
·永顺老司城申遗成功 湖南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图)
·中国土司遗产成功申遗 老司城遗址博物馆即将开放
·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遗产总数48项位列世界第二
·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图)
·三处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含中国规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遗址(图)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文物局:继续加强遗址保护管理(组图)
·土司遗址代表中国申报世界遗产 业内称通过希望大
·黄岐龙母诞拟申遗 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举行(图)
·陕西借申遗提升丝路文化遗产保护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联合国非遗保护专家陈平:正参与中餐"申遗"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