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申遗保护
打破区域与行业界限 山东整合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华夏经纬网   2015-06-17 10:26:32   
字号:

    “文化遗产保护任务艰巨,需要转变思维,由单项的部门保护变为跨部门跨行业的整体性保护。”在13日举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全国媒体齐鲁行”启动仪式现场,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对未来山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针对这一主题,谢治秀指出,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保护成果更要惠及人民群众,这是文物围绕大局、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为做好新时期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

  山东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产丰富,谈及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谢治秀认为,做好这项工作要转变思想,由部分保护转变为整体性保护。

  “首先要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文化遗产特点进行片区式保护。比如即将打造的大运河文化遗产长廊和齐长城自然风景带,项目涉及到的几个地区要联合规划,共同为一个项目服务。”需要打破的不仅有地区界限,还有行政部门之间的限制。谢治秀指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通常涉及好几个部门,比如“乡村记忆”工程,涉及各行各业,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协同运作。

  文化遗产和文物不仅需要整体性的思维进行保护,整体集中式的展示也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记者在当日的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为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山东注重博物馆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推动博物馆走向“大千世界”。据谢治秀介绍,山东打破了博物馆地域、级别限制,开展借展、联展和跨界展览,打造10个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和展览品牌,10个精品文物巡回展览品牌,在省内巡回展出,并向省外推出,使馆藏文物“活”了起来。

  在启动仪式的现场山东建筑大学,记者看到该校发挥其建筑方面的“特长”,通过异地重建、建筑整体平移等技术将众多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整合到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群。其中包括,创下了国内建筑最远距离整体迁移记录的老别墅、被称为“密码房”的凤凰公馆、充满几代人回忆的“中国电影院”前门楼,还有异地重建的胶东民居海草房,泰山北麓高海拔民居岱岳一居。

  “将众多展示古老建筑文化的老建筑组成博物馆群,是整合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方便人们一次性了解建筑方面的各种知识。”山东建筑大学党委书记王崇杰说,“整合手中的有效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文物部门的工作,大学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机构,更是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国保级当铺修缮竣工 已恢复清代字号"同兴当铺"(组图)
·"高邮当铺"修缮竣工 曾是和珅私产
·文化部副部长杨至今:城镇化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 八百载后辉煌重现(组图)
·探访北京部分古寺道观:福祥寺变大杂院 挤满私建房(图)
·“土楼之乡”永定破解福建土楼营造技艺传承问题(图)
·莫让传统村落保护成了他人的“嫁衣裳”
·常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祠观音殿和六角亭修复完毕 曾是商贾高级会馆(图)
·上海一百年建筑被违规喷涂灰色涂料 获罚款50万
·河南山村藏身两座清代贞节牌坊 保存完好(组图)
·该怎么保护你,地下文物(图)
·孟子故里上九山古村落完整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组图)
·北京一传统村落遍布彩钢房 专家:看了很痛心(图)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