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申遗保护
国保级当铺修缮竣工 已恢复清代字号"同兴当铺"(组图)
华夏经纬网   2015-06-16 16:06:54   
字号:

国保级当铺修缮竣工已恢复清代字号“同兴当铺”

图为江苏高邮举行当铺国宝碑揭碑仪式,右为高邮市委书记韩方。 李国耀 摄

图为国保级当铺“高邮当铺”修缮竣工 王林山 摄

图为高邮当铺已经恢复老字号“同兴当铺”。 王林山 摄

  曾是和珅私产的“高邮当铺”修缮竣工。13日,江苏高邮举行当铺国宝碑揭碑仪式。和珅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此人深得清代乾隆皇帝的宠信。高邮当铺在2006年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邮文物专家李国耀说,高邮当铺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开设于清代中期,是清代高邮州规模最大的当铺,该当铺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典当遗存。据其介绍,高邮当铺,东西长60米,南北宽约55米,占地面积3300平米左右,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

  李国耀说,该当铺从规模上来讲,属中型当铺,有百余间房屋,柜房、客房、首饰房、号房、更房、厨房一应俱全。从设施上来看,高大的风火墙,巡夜值班的更房,多口消防水井的设置,形成了完整的防火防盗体系;从存放物品的档次分类上来看,有存放高档珍贵物品的库房——存箱楼,有存放一般物品的库房——号房,再加上高大的柜台、外人不识的当票,更给古老的当铺增添了许多神秘森严的色彩。

  中国的典当行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寺院,兴盛于明清,消亡于解放初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根据《高邮州志》(三续)记载,乾隆时高邮有当铺6家,同治时增至11家,光绪后又减至5家。分别为高邮城区两家,临泽、界首、三垛这三大镇各一家。今天修缮竣工“高邮当铺”,就是“高邮州”规模最大、经营时间较为悠久的当铺。

  谈到当铺的前世今生,李国耀如数家珍,他说,作为和珅的私产,到民国初年爱国士绅马士杰(曾任江苏省代省长)是当时当铺的最大股东,民国十六年当铺遭到军阀孙传芳部下的抢劫,后歇业。几年后由原当铺职员筹资,恢复惨淡经营至日寇占领高邮后,不久彻底关闭。当铺房屋的布局结构一直未作大的变动,基本上呈五排五进,四周有风火墙围合,修缮前当铺有近一半左右的房屋保存基本完整。

  李国耀告诉记者,经过考证,高邮当铺的准确字号已经确定叫“同兴当铺”。同时,李国耀称,今天当铺已经恢复原有风貌,高邮将筹建当铺博物馆,这将有助于人们了解研究江苏地区当铺的规模、设施以及经营管理方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也将对研究中国古代典当制度和典当业与经济社会关系以及今后典当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高邮当铺"修缮竣工 曾是和珅私产
·文化部副部长杨至今:城镇化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 八百载后辉煌重现(组图)
·探访北京部分古寺道观:福祥寺变大杂院 挤满私建房(图)
·“土楼之乡”永定破解福建土楼营造技艺传承问题(图)
·莫让传统村落保护成了他人的“嫁衣裳”
·常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祠观音殿和六角亭修复完毕 曾是商贾高级会馆(图)
·上海一百年建筑被违规喷涂灰色涂料 获罚款50万
·河南山村藏身两座清代贞节牌坊 保存完好(组图)
·该怎么保护你,地下文物(图)
·孟子故里上九山古村落完整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组图)
·北京一传统村落遍布彩钢房 专家:看了很痛心(图)
·奉化一村子被定为泄洪区 非文保百岁老宅命运堪忧(图)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