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申遗保护
仪征千年天宁寺将异地重建 苏东坡曾在此写经沏茶
华夏经纬网   2014-08-29 15:50:08   
字号:

  初建于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城河南岸的千年古寺仪征天宁禅寺即将异地重建。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扬州仪征天宁寺重建规划方案出炉,仪征枣林湾旅游度假区再添新景。仪征枣林湾生态园管委会相关人士表示,除了异地重建仪征天宁禅寺之外,还规划建设寺庙核心区、佛教文化体验区、枣林素斋坊、枣林精舍等内容,致力于打造苏中著名佛教旅游名胜风景区。

  1

  最早可追溯到唐

  苏东坡曾在此写经沏茶

  仪征天宁禅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唐中宗景龙三年,泗州僧人在此建七层佛塔,又在塔后建永和庵。宋崇宁年间,僧人道坚复建,得御笔赐名报恩光孝禅寺,政和年中,改名天宁万寿禅寺,寓意天下安宁。

  “与扬州天宁寺一样,历史上,仪征天宁寺也是很多画家客居之地。”仪征枣林湾生态园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最著名当属苏东坡。据《隆庆仪征县志》的记载,苏东坡曾于寺后楞伽院写经,汲井水烹茶,并题有“慧日泉”,留传至今。清代王士祯在扬州做官,常来真州品“慧日泉”的泉水,并且写下“自怜五载真州客,初试东坡慧日泉”的诗句。

  “前段时间拍卖会上2000多万元成交的《江山胜览图》也是画家祝昌在仪征天宁寺创作。”相关人士介绍,中国嘉德2014春季拍卖会上,清代画家祝昌的《江山胜览图》以2127.5万元成交,神似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2

  异地重建天宁寺

  邀请高僧题词、担任住持

  “重建天宁禅寺景区规划方案中,还有佛教文化体验区、枣林素斋坊、枣林精舍等,目前正在前期招商,计划明年正式启动。”仪征枣林湾生态园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

  规划以恢复重建仪征1300多年的天宁寺为重点,规划占地面积130亩,预计总投资8亿元,欲打造苏中著名佛教旅游名胜区。

  天宁寺基址面朝生生不息的胥浦河,背依层岩叠翠的铜山,地形标高由海拔13.5米抬升至50米左右,建成后的天宁寺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据介绍,原栖霞寺、灵谷寺方丈真慈(仪征人氏)情系故里,亲题寺名;临济宗第四十七代传人、省佛协秘书长、现灵谷寺方丈传静法师担任住持,并亲自为天宁禅寺选址于枣林湾生态园铜山西侧。

  3

  明代江南寺院风格

  “三堂一院一馆一舍”

  “寺院为明代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13255平方米。”仪征枣林湾生态园管委会人士介绍,寺庙遵从我国佛教寺院的传统模式,为江南寺院的廊院式格局,包括“三堂一院一馆一舍”的佛教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旅游景观区。寺庙规划为主轴、南轴、北轴三列轴线。

  主轴线区为宗教活动区,遵从我国佛教寺院的传统模式,采用江南寺院的廊院式格局,依次建有:山门广场、放生池、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殿广场、三圣殿、藏经楼、大佛阁以及呼应铜山历史上的准提庵而建的准提阁等。南轴线区为游赏区与僧众生活区。结合天宁寺与大文豪苏轼的因缘而设置的园林化游赏区,内有结合天宁寺蚌佛故事传说,设立螺钿艺术馆及慕坡堂、石舫等园林建筑。北轴线区依次为寺街商业用房。

  4

  集养生养老、商务会议于一体

  打造禅修文化特色

  仪征枣林湾生态园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为展示仪征作为东南水会运河城市的兴盛场景,新天宁寺周边将融入仪征历史上的著名园林,打造富有人文特色的旅游景区。通过规划水街空间,兴建运河滋盛坊、水城门、斗门、拱桥、沿水商铺等富有运河集镇风貌的建筑群;规划山街空间,以形成山水相依的古镇景观。

  在铜山山麓恢复明代仪征著名的园林——荣园,将佛教文化中心(书画展览馆)、禅武中心、居士林布置于接近寺庙的区域;建设控制区内的山坡地则规划为茶文化体验园,在茶园中规划生态小屋,作为度假修身之用。

  “重建天宁寺景区将完善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元素,使得枣林湾旅游度假区更吸引外地游客。”枣林湾生态园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天宁寺基址面朝生生不息的胥浦河,背依层岩叠翠的铜山,四周有江北最大的茶园环绕,与不远处的扬州芍药园交相辉映,同时,还引进了汽摩马业的青马山寨,以武术为主题的枣林湾精武体育总会,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集宗教禅修、养生养老、温泉度假、生态体验、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区。

  扬州晚报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明代三世中枢坊保存完好 经12次大地震21次大洪水
·颐和园园墙建国后首大修 东宫门被二炮占用
·安徽绩溪仁里村网上筹集古建修复资金 已获45万
·宜昌万福垴遗址、英驻宜领事馆入选湖北省级文保
·宁波城隍庙修缮请上海支招 八成市民同意恢复原貌
·广州547处文保单位2/3未充分利用 缺乏全面规划
·扬州为保护大运河建数字监测平台 已全国推广
·云阳修复百年古梨树园 300余棵古树虫害严重
·学者建议: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建成中国的庞贝
·南京明城墙25公里本体修缮将完工 全线免费开放
·传辽宁金牛山遗址被开采 工作人员:是加固修缮工程
·寿皇殿古建修缮后将着手布置展览 2016年开放
·景山寿皇殿腾退遇难题 保护修复存在三难点
·甘肃“把脉”嘉峪关 “量身制定”维修方案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