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台湾
两岸合做大“米龟” 携手祈福“呷平安”
华夏经纬网   2017-02-04 14:18:33   
字号:

  中新社泉州1月27日电 题:两岸合做大“米龟” 携手祈福“呷平安”

  作者 孙虹 赵梦兰

  “年兜”将至,在福建泉州天后宫内,由两岸联手制作的巨型“米龟”已基本成型,工作人员还忙着为“米龟”搭上彩灯,做好后期修饰工作。

  记者26日在天后宫内看到,一顶黄色的大帐篷下,由53500斤大米垒成的鸡年“米龟”头裹着红布,静静地卧在妈祖殿前广场上。巨型“米龟”吸引了进出的香客和游人的目光,不少人拿出手机,在大“米龟”面前合影留念。

  带着孩子来进香的泉州市民王女士说,“每年春节前都到天后宫看看刚做好的大‘米龟’,一年比一年更大,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好。”进香后,王女士抱着孩子走过“平安门”,提前摸了摸“米龟”,沾沾喜气。

  而在泉州笋江桥头旁的霞洲妈祖宫内,重4.8万多斤的大“米龟”也已制作完毕。用菠萝、香蕉、红萝卜等果蔬制作而成的两只水果龙及一批小米龟、果冻龟、旺来龟等分别摆放在妈祖宫大殿前后,供市民前来观赏。

  “乞龟”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元宵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泉州和台湾澎湖一带。民众将一袋袋大米堆成“米龟”,通过从头到尾摸遍“米龟”各个部位,祈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兴旺。祈福活动结束后,这些米将会被分发给民众带回家分食,隐喻“呷(吃)平安”。

  “今年是泉州、澎湖两地天后宫联合举办‘乞龟祈福’民俗活动的第11个年头。”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许晓晖告诉记者,往年都是台湾澎湖的制龟师傅到泉州来,与本地师傅联手制作“米龟”,为两岸民众祈福。

  “由于今年台湾澎湖的师傅年事已高,出行不便,只能通过电话异地指导,由泉州制龟师傅独立完成了今年的‘米龟’制作。”许晓晖说,通过这一次独立制作“米龟”,我们已基本掌握了制作米龟的技术。

  200多年前,‘乞龟’习俗从泉州传到澎湖,并发扬光大。许晓晖介绍说,近年来,经过泉澎两地天后宫多年的交流学习,澎湖师傅们逐渐将传统的制作手艺传授到泉州。按照往常惯例,泉州、澎湖天后宫将携手在鸡年元宵节为米龟举行“点睛”仪式,此后,部分平安米将由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赠送给困难民众。(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香港彩灯展喜庆气氛浓 凤凰彩灯寓意鸡年(图)
·油、面、糖:自制春节零食里的怀旧“年味儿”
·香港红包习俗面面观:20元最常见、已婚要给未婚发
·香港传统习俗:新年开工派“利是”讨好彩
·香港农历新年烟花汇演点亮维港 逾28.6万人观赏
·世界在香港欢聚:初一花车巡游迎新春
·香港官员为香港点灯祈福 祝愿香港“平安大吉”
·香港市民赴大埔林村许愿树祈福:愿社会和谐稳定
·香港市民团年饭多“自煮” 辞猴迎鸡讲意头
·香港新旧年宵大不同 传统风貌国际范儿汇聚
·守岁、利是、团年饭:澳门年俗暖意浓
·红酒、鱼蛋、姜葱糖——新春里的香港味道
·贵州黎平:苗寨立春“赶坪子”(图)
·贵州丹寨的苗舞笙歌(图)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