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港澳
红酒、鱼蛋、姜葱糖——新春里的香港味道
华夏经纬网   2017-02-04 14:08:19   
字号:

  新华社香港1月26日电(记者张晶)左手一杯红酒,右手一碗鱼蛋加烧卖,兜里再揣一份怀旧姜葱糖……这是不少人逛香港中环年宵市场的“标配”。

  逛年宵市场是很多香港市民过年的传统项目,全港共有10余个年宵市场,主要提供鲜花、对联等应季年货。今年香港中环海滨首次举办年宵,并主打“美食牌”,让市民及游客可在新春尽情回归“吃货”本色。

  从20港元一杯24个月法国橡木桶酿制的醇香红酒,到30港元一份香港经典小吃“大皇牌套餐”,再到怀旧姜葱糖和各式香港汽水……记者在现场见到,逾80个摊位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丰富选择。

  自25日开办以来,中环热闹非常,夜幕降临后人流更越来越多,配合毗邻的摩天轮、欧陆嘉年华和璀璨的维港灯光,过年气氛愈发浓厚。

  年宵市场上,入围米其林推介小食店的“十八座狗仔粉”闪亮登场,其摊位前总被围堵得水泄不通。狗仔粉是香港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小吃,是以热水开粘米粉搓成条状的粉,由于粉条尖头尖尾,像狗尾巴,故称“狗仔粉”,当下的狗仔粉会辅以虾米、菜脯、冬菇等,味道绵软鲜美。

  该店老板张显曦说,这次准备了传统的狗仔粉和店里的招牌火鸭翅等,且定价都很便宜,看到大家吃的开心很满足。“在中环这个中西文化汇聚的地方,将古老食物用新潮的手法推出,感觉很棒。”

  迎鸡接福,小鸡造型的产品和鸡肉食品自然是中环年宵市场上的主角之一。日本鸡肉协会首次来港举办零售推广,引进三种日本鸡,其中包括被喻为“鸡肉界和牛”的名古屋交趾鸡。而从现场看最受欢迎的,无疑是阿波尾炸鸡槌和日本鸡肉烧卖。但由于队伍太长,记者等待良久也未能如愿品尝。

  正读大学的香港女生林同学和朋友一起来到年宵市场,不一会儿就收获颇丰——五色饺子、日式烧卖、灌汤包、“黯然销魂汉堡”、德国生啤、还有两大杯气泡酒。她告诉记者,下午跟朋友在旁边的欧陆嘉年华体验了好多刺激游戏,现在再来享受最爱的经典小食,这一天非常完美。“希望以后能够多有这种活动,让年轻人多了好去处!”

  记者还见到有摊主主打“怀旧牌”,将旧时杂货店搬进中环年宵市场。巨型白兔糖、旧时汽水铁柜……摊主更用心设置了捞弹珠、套圈等怀旧游戏,旁边的迷你电视机还播放着传统经典广告主题曲,“如阳光伴我清新笑迎面”的歌词,引发不少中老年人驻足流连,也让年轻人觉得新奇有趣。

  摊主李先生说,自己之前从事纽扣生意,但因很喜欢怀旧的商品,就在长沙湾开设了一家商店专门卖怀旧玩具零食,这次进驻中环“好梦幻的感觉”。这些商品和游戏伴随很多港人成长,希望让大家有亲切感,也希望游客能体验到旧时香港文化。

  吃饱喝足,人流开始涌向摩天轮附近设置的许愿灯光树前,大家亲手将写满新年愿望的红绸带系到树上,“心想事成”“聪明伶俐”“宝贝快点长大”……

  从北京来旅游的黄先生也在许愿树上系上了新年心愿。“第一次来香港过年,春节气氛浓厚而且有特色,这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很有魅力,下次要带父母一起来体验!”他说。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贵州黎平:苗寨立春“赶坪子”(图)
·贵州丹寨的苗舞笙歌(图)
·“咬春”迎立春(图)
·杨柳青年画里的中国年(图)
·古都庙会看民俗(图)
·广西龙胜:侗寨民俗“闹春”(图)
·呼和浩特文化庙会闹新春(图)
·广西钦州:千年大鼓闹新春(图)
·民俗迎立春(组图)
·广西三江:“坡会”闹立春(图)
·“立春”节气争“咬春” 京城春饼店生意火爆
·2月3日立春“百年一遇” 丁酉鸡年是闰年长达384天
·北京东四街道“报春”已9年 春官串胡同报告春来了
·鸡年有两个“立春日” 2月3日立春很罕见!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