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大陆
两岸学生携手祭孔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华夏经纬网   2021-09-26 15:52:45   
字号:

两岸学生携手祭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敬贤孝亲、两岸同心”海峡两岸青少年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祭祀活动25日在上海文庙举行 上海黄浦台办 摄

  中新网上海9月25日电 (记者 缪璐)“敬贤孝亲、两岸同心”海峡两岸青少年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祭祀活动25日在上海文庙举行,百名沪台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祭孔仪式在上海敬业初级中学学生的祭孔佾舞中拉开序幕。庄重的祭孔仪式之后,百名沪台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朗诵《论语》,学习与领悟论语中的精神。接着,沪台学生还体验了蹴鞠、投壶、拓印等传统游戏,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

“敬贤孝亲、两岸同心”海峡两岸青少年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祭祀活动25日在上海文庙举行 上海黄浦台办 摄

  “敬贤孝亲、两岸同心”海峡两岸青少年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祭祀活动25日在上海文庙举行 上海黄浦台办 摄

  本次祭孔活动是继今年母亲节举办的“敬贤孝亲、两岸同心”海峡两岸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之后在两岸青少年交流方面所做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不仅是表达对万世师表的尊敬,更是为了促进两岸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明代代相传。

  上海市黄浦区台联会会长程彝敏表示,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积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已深入人心,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已然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优秀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历史文化的根基。

  程彝敏指出,两岸青少年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与未来。衷心祝愿两岸青少年在今后的交流与互动中能够结出更多友谊之花、丰硕之果,共同携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据悉,黄浦区未来还将以上海文庙作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以“敬贤孝亲、两岸同心”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不断丰富交流形式与内涵,打造成两岸青少年的品牌交流活动,让两岸青少年在活动中增进交流、增长才干,加深友谊和情感融合。(完)

 

责任编辑:张祝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秋分”:桂蕊伴秋色,寒暑喜均平
·辛丑年祭祀炎帝陵典礼湖南举行
·湖南举行辛丑年祭祀炎帝陵典礼
·今日秋分:秋至一半 农事正忙
·今日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四川广元持续举办女儿节 彰显“女皇故里”文化名片
·湄洲分灵妈祖历月余抵达台湾高雄(图)
·8月7日14时54分“立秋”: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特写:香港关帝诞香火鼎盛
·国家级“非遗”青海热贡“六月会”举行 民众祈愿风调雨顺
·西藏那曲班戈县第七届纳木措文化旅游民俗风情赛马艺术节开幕
·2021年松潘黄龙民俗文化活动暨旅游推介会开幕
·正值“中伏” !大暑至 夏正浓
·新疆各地民众欢度古尔邦节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