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大陆
2021年松潘黄龙民俗文化活动暨旅游推介会开幕
华夏经纬网   2021-07-26 10:56:10   
字号: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2021年7月23日,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松潘县携手举办的2021年松潘黄龙民俗文化活动暨旅游推介会,在黄龙景区正式拉开序幕。

  今年的黄龙旅游推介会,旨在利用黄龙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松潘文旅产品集体亮相,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旅相融、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以文化为媒,推进文旅融合

  7月23日晚,在黄龙瑟尔嵯国际大酒店,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州等地百余家主营九黄旅游产品的旅行商、平台运营商、自驾游俱乐部和部分OTA平台,与景区进行面对面的旅游推介和线路研讨。

  黄龙景区以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结构造型最多样的露天钙华景观而闻名于世,素以彩池、滩流、瀑布、雪山、古寺“五绝”著称于世,被誉为“人间瑶池·圣地黄龙”。据《松潘县志》记载历史上黄龙共有三座古寺,分别为黄龙前寺、中寺、后寺,前寺因年代久远荡然无存。中寺位于黄龙沟中段稍靠上的一段缓坡地上,建于五彩池旁的后寺因供奉黄龙真人而成为历代黄龙庙会的主址。

  黄龙庙会发端于黄龙真人(山神崇拜),成形于黄龙寺,其历史久远,在川西北以及邻近的青海、甘肃以及康藏等地都长久地享有名气。每年农历六月十三至十五举行一年一度的黄龙庙会起自何时,已无法考证。通常认为,自明兵使马朝觐建黄龙寺以来就有黄龙庙会。清人马尧安《黄龙寺述览》云:“每届会期,士女多赴寺游览,布帐炉烟,行歌互答,岁以为例”。

  “黄龙庙会”实际上是松潘县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的大荟萃,它集合着流行于松潘民间的各种民间风俗,是民众自发的多元性文化融合。庙会期间,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盛装前往黄龙寺祈福还愿,跳锅庄、唱山歌、琵琶弹唱、吹羌笛等众多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活动齐齐上阵,形成盛大的民族大团结交流会,展现了黄龙地区深厚的文化内涵。

  黄龙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既展现了松潘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果,让黄龙景区赢得了更多渠道助力,同时也丰富了九黄环线松潘段的文旅体验,为旅行商在设计黄龙景区旅游行程的时候,提供了更有广度的项目搭配方案。

  各族文化齐上阵,藏羌回汉感党恩

  7月24日上午(农历6月15日),伴随着绵远悠长的祈福之声,以“民族同心 永跟党走”为主题的2021年松潘黄龙民俗文化活动在黄龙后寺广场拉开帷幕。汉风、藏韵、羌情、回俗在这里汇聚,是四川阿坝地区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齐聚一堂,百花齐放的团结盛宴。

  “华夏遗音,羌山古歌”一首首《家在雪域》《羌绣》歌唱了家乡的美景和云朵上的民族--羌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红色土司”家乡的羌民们,迈着轻快的麦吉舞步迎来幸福小康的阳光。

  “追溯起源,文化汇聚”藏、羌、回、汉以多民族的传统歌舞再现了古代黄龙各族人民在松潘东路茶马古道上以茶易马、团结共存的故事。

  “江源天籁,雪域圣舞”《吉祥酒歌》《扎西德勒》《牧羊女孩》等歌曲,把哈达一样的祝福捧出,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一句简单的祝福饱含太多希望,传递太多情愫,共同表达了藏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祝福。

  “异域风韵,古道花儿”2011年“回族花灯舞”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花灯舞带着浓厚的民族色彩成为回族文化标志之一,进安镇东裕村的花灯舞,舞出了百姓丰收的喜悦,更舞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民俗联欢,齐聚黄龙”《龙鼓闹灯》展现了当下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日提升,还有那日新月异的山乡巨变。龙舞表演,体现千年的传承与不变的初心,充分表达了松潘藏羌回汉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携手共创新辉煌的美好夙愿。

  一曲深情的旋律,在耳畔飘萦,一句诚挚的话语,在心中升腾,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出了亿万华夏儿女的心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华夏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辉煌……

  旅游+文化,松潘旅游等你来体验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由黄龙主景区、牟尼沟景区、红星岩景区、雪宝鼎景区、丹云峡景区、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等部分组成。境内既以独特的岩溶景观著称于世,也以丰富的人文特色与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黄龙古寺、藏族风情、茂密植被、神秘野生动物等等,无不令人惊叹。景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五项桂冠,是九黄环线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也是国际知名旅游胜地之一。

  黄龙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人间瑶池·圣地黄龙”,是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完整、造型最奇特的高原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鼎下,由3400多个大小不一的池沼形成,好似巨龙的片片“龙甲”,在当地更为各族乡民所尊崇,藏民称之为“东日·瑟尔嵯”,意为东方的海螺山(指雪宝鼎)、金色的海子(指黄龙沟)。

  牟尼沟景区是黄龙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持续发展,让牟尼沟景区设施愈加成熟和完善,景区内的原始森林、高山湖泊、天然温泉、大型钙华瀑布、环形瀑布、钙华彩池,是游客体验大自然的最佳旅游方式。随着龙头景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沿途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亲子研学旅游、户外探险旅游、避暑康养旅游项目也迎来蓬勃发展。

  黄龙后寺是明代马朝觐及当地人民为纪念“大禹治水,黄龙负舟”的功绩而修建的古寺,主殿供奉黄龙真人,占地面积为2100平方米,山门为明代古建,假重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架用4柱,面阔五间21.6米,进深8.2米,通高9.5米,顶施小青瓦,如意滴水。双扇大门上画有两幅明代门神,寺门门楣悬匾上书为“心传遥接”四个大字。底层檐下悬木片制作的多格墨书匾额,正看为“黄龙古寺”,左看为“山空水碧”,右看为“飞阁流丹”,是典型的川西北地区明代的古建古庙。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的黄龙庙会就其本身而言是以“黄龙寺”或者“黄龙真人”为精神依托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宗教祭祀活动,是多民族共同融合发展的多元文化庙会。

  围绕黄龙景区,松潘县已经形成“一龙多峡”的独特景观带,黄龙主景区的钙华景观犹如巨龙横卧,牟尼沟的森林湖瀑梦幻迷人,奇峡沟的草甸海子野趣盎然,丹云峡的红叶彩林美不胜收,这一景观带犹如被神龙祝福的山水,尽皆呈现出神奇秀丽的风光。而“黄龙+”,也已成为松潘文旅推广的一大抓手,丰富的资源,邀你来体验。(王雷 图据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祝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正值“中伏” !大暑至 夏正浓
·新疆各地民众欢度古尔邦节
·中国彭祖伏羊节在徐州开幕 再现“万人空巷吃伏羊”民俗奇观
·广西巴马祭祀瑶族始祖“密洛陀” 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安徽百位新人着中式礼服展传统婚俗文化
·中国唯一毛南族自治县庆祝传统节日“分龙节”
·两岸线上线下致祭伏羲 冀更多人探秘“根文化”
·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太原大关帝庙推出民俗“文化大餐” 品味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苏州两岸婚姻家庭划旱地龙舟迎端午佳节
·疫情下的台湾端午 民众在家过节:盼早日恢复正常
·疫情笼罩,台湾迎来“史上最冷清”端午节
·“2021澳门国际龙舟赛”鸣金收兵
·香港和澳门举行龙舟赛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