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大陆
“妈祖故里”湄洲岛的两岸青年身影
华夏经纬网   2021-05-07 11:12:01   
字号:

  中新网福建湄洲岛5月6日电 (林春茵 许双萍 高亚成)“五一”小长假期间,“妈祖故里”湄洲岛举行妈祖诞辰1061周年纪念活动。正逢五四青年节,湄洲岛上处处跃动海峡两岸青年义工身影。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连日来,正举办妈祖1061诞辰周年纪念活动的湄洲岛灯火璀璨,跃动闽台青年义工身影。 蔡昊 摄

  当五四青年节碰上妈祖诞辰日,两岸青年相遇“妈祖故里”湄洲岛,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5月4日0时,61名梳着妈祖头,提着红灯笼的湄洲女和19名穿着汉服的台胞青年一起站成“福”字,迎接妈祖诞辰及五四青年节的到来。

点击进入下一页

无人机将对妈祖和湄洲岛的祝福映射在夜空上。 蔡昊 摄

  5月4日上午10点,纪念妈祖诞辰1061周年大会暨辛丑年春祭妈祖大典在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隆重举行。

  此次春祭妈祖大典,湄洲岛共邀请了500余名莆田学院学子参与妈祖祭典演出工作,他们提前一天上岛参加彩排,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但是青年学子们热情丝毫不减,坚持在小雨中完成彩排。

点击进入下一页

5月4日,纪念妈祖诞辰1061周年大会暨辛丑年春祭妈祖大典在湄洲岛举行。 蔡昊 摄

  4日当天上午,随着古乐奏响,穿着汉服的莆院学子翩翩跳起八佾舞,舞姿或妙曼或雄武,为海峡两岸、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妈祖敬仰者、嘉宾奉献了一场精妙绝伦的演出。

  而在庄严肃穆的祭典活动中,包含两岸青年在内的上百名身着红色马甲的妈祖义工有序穿梭在各个角落,有条不紊地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活动顺利举行。

点击进入下一页

妈祖祭典上,来自莆田学院的学生志愿者演员认真表演。 林春盛 摄

  5月4日下午,福建省市区领导与来自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台湾澎湖紫微宫、东莞厚街圣德宫、宜兰五结圣文宫等单位的台湾嘉宾及青年志愿者们来到寄寓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心同愿的湄洲岛湖石淉“两岸同愿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以此见证两岸友谊,共谋绿色发展。

  当天,湄洲岛组织两岸妈祖义工在妈祖祖庙举行义卖活动,联合郡雅酒店制作了1061个妈祖平安粿(寿粿)现场出售,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湄洲妈祖祖庙慈善基金会。

点击进入下一页

海峡两岸青年在湄洲岛上共植同心林。 林春盛 摄

  闽台青年还联袂开展五福平安灯祈福夜游亲子活动。张玉屏、柳政鸿等台湾青年联动湄洲岛青年义工,开展“福平安灯”祈福夜游亲子活动,通过采用中国红洒金的色彩、莆田传统芽灯样式、古法榫卯结构设计研制了“五福灯”,邀请两岸家庭在祖庙开展夜游祈福活动。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两岸家庭提灯共游湄洲岛妈祖山,结下情缘。 张玉屏 摄

  张玉屏说,“提灯游妈祖山,就好像古时提篮供奉妈祖,有一个古今的呼应。”她表示,在大陆台胞中大部分人是妈祖敬仰者,他们希望来到妈祖文化发源地湄洲岛朝拜妈祖,能够参与到妈祖诞辰祭典更是义不容辞。

点击进入下一页

3日晚间,湄洲岛两岸义工提灯组成福字。 林春盛 摄

  “‘妈祖故里’湄洲岛,这个两岸民众的心灵原乡,正成为海峡两岸青年心灵之家。”湄洲岛党工委群团工作部部长陈瑜5日受访表示,在这次庆“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中,处处活跃着台青的身影。如今,留在湄洲岛创业、兴业的台青越来越多,“马蹄铁”、两岸艺术民宿、世界螃蟹博物馆等一批台湾文创企业入驻湄洲岛。

  “我们将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妈祖文化来牵线,经常性组织两岸青年文化活动,为湄台青年建立文化交流新平台。”陈瑜说。(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两岸妈祖宫庙“云端”共庆妈祖诞辰
·福建渔女赴“妈祖故里”湄洲岛“花”样朝圣
·台江县民俗文化周:苗家姑娘展现刺绣之美
·海南宫庙赴“妈祖故里”进香
·节气谷雨: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
·2021年公祭大禹陵典礼举行 海内外中华儿女追思禹德
·辛丑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在陕西白水县举行
·辛丑年嫘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西平举行
·中国最大畲族聚居地欢庆“三月三”:唱响山哈情
·壮族“三月三”大型民俗活动重新迎客
·浙江景宁“三月三”畲歌节:山水承盛意 畲寨迎客来
·海南黎族苗族同胞同庆传统节日“三月三”
·广西苗族时装走秀庆祝“三月三” 游客围观“穿在身上的史诗”
·福建上杭举办“三月三”畲族民俗文化节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