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大陆
壮族“三月三”大型民俗活动重新迎客
华夏经纬网   2021-04-15 14:01:16   
字号:

    4月14日,2021“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在南宁市青秀山举行,活动分为5大板块,集中展示壮乡特色歌舞表演、壮乡美食、壮乡非遗技艺等,让民众感受壮乡民俗文化,共同欢庆“壮族三月三”。图为文艺表演现场。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中新社南宁4月14日电 (黄令妍)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敲响巨大的铜鼓祈福,一曲曲经典山歌迎八方来客,广西“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大幕14日拉开。疫情缓解以来的这一少数民族节庆现场,通过云端向全球直播。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自201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每年的“三月三”定为法定传统假日。近年来,随着港澳台地区及东盟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广泛参与,“三月三”不再只是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而逐渐成为全民派对,历届节庆均邀请海外宾客参与。

  2020年受疫情影响,广西“三月三”相关文化旅游活动以线上进行为主。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广西“三月三”假期恢复,大型民俗活动重新迎客。

  广西“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的主会场,竹竿舞、天琴、山歌对唱等传统技艺吸引民众互动,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广西尼的呀》《春暖花开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歌舞相继上演,来自台湾的艺人亦参与其中。

  身着传统服饰的台湾歌手杨品骅说,第一次参加广西“三月三”,真真切切地和民族同胞在一起,更能够表达疫情之后喜悦的心情。两岸民间交流一直都没有停下来,此次带来短视频、新媒体创作团队,希望通过画面向全世界展示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本届“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将持续一个月,广西各地共设1000多项民族节庆活动,激发民众出游热情,助力全国旅游市场复苏。广西巴马寿乡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巴马的旅游景区抱团前往广东等地进行推介,吸引游客在“三月三”和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到世界长寿之乡游玩。(完)

 

责任编辑:张祝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浙江景宁“三月三”畲歌节:山水承盛意 畲寨迎客来
·海南黎族苗族同胞同庆传统节日“三月三”
·广西苗族时装走秀庆祝“三月三” 游客围观“穿在身上的史诗”
·福建上杭举办“三月三”畲族民俗文化节
·贵州望谟:布依族同胞盛装欢度传统节日“三月三”
·中国壮乡“三月三”歌海欢腾 各地宾客赶圩忙
·2021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庆活动开幕
·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举行纪念伏羲女娲活动
·成都郫都望丛祭祀大典举行
·澳门举行辛丑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
·台湾清明节:别样清明一样情
·香港举行辛丑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
·世界瑶族发祥地传统农具节见证农耕时代变迁
·湖南衡阳:民俗春社祈丰收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