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大陆
通讯:直击粤西传统——年例大过年
华夏经纬网   2017-02-13 09:31:28   
字号:

  中新社茂名2月11日电 题:直击粤西传统——年例大过年

  中新社记者 殷田静子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用曹植的这句诗来形容粤西地区的传统节日——年例,并不为过。

  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月底,是粤西岭南一带最热闹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摆宴席请亲朋好友来“过年例”,来的人越多越好。这一天亲朋齐聚,宴成流水,在当地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

  过年例

  茂名吴小姐家办过的年例,就曾接待过7桌,大约100人。

  她说,“每个村过年例的时间都不一样,如果有人当天要上班,一般都会请假回来”。由此可见这一节日对他们的重要性。

  祭拜仪式是年例的一个重头戏。

  11日一早,吴小姐所在的村子就热闹了起来,四处响起鞭炮声,街边挂着大红灯笼、彩灯等装饰。大家从各自家中担着一筐祭品到村里的中心广场集合,准备拜神仪式。舞狮队也早已到达广场,准备一会儿的表演。

  吴小姐介绍,在年例当天,每家会派出几名代表去村里的庙宇把神请出来,在村里游行一圈后摆放在村中心广场供大家祭拜,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祭拜品不能马虎,必须选出家养里最好、最肥的一只鸡,煮至金黄色之后,再将其两只脚塞入肚子成跪姿,鸡头需正对祭拜的神,在鸡的旁边再添上一刀过煮熟了的猪肉或一条鱼。此外还可配上一些水果和酒。

  吃年例

  祭拜之后,“吃”就是主旋律了。吴小姐家一般有10道菜,其中有三道是家家户户必须要有的。

  第一道就是鸡。在粤西地区通常有“无鸡不成宴”之说,所以用来祭拜的鸡会在加工后摆上餐桌供食用,有烧鸡、烤鸡、白切鸡等各式做法。

  第二道则是鱼。所谓“年年有余(鱼)”,这道具有吉祥祈福之意的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道则是主要由水果制成的“甜丁”(甜品)。这是每一个想“添丁”的家族必备的餐点。

  吴小姐说,“现在虽然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没那么严重,但每家还是想要一个男孩。甜丁,音似添丁,如果有刚结婚的夫妻吃到这道菜,就应该意会出其中隐藏的含义。”

  吴小姐表示,“虽然祭拜神非常重要,但现在更重要的是可以把一家、一村的人团结在一起,形成一股凝聚力。而且这也是一年里比较难得的机会,大家聚在一起都很开心。”

  “现在每天都可以看到朋友们在'晒'自己参加的年例”,她打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说道。

  忆年例

  说到年例,不得不提到岭南圣母洗太夫人。

  当地有一说法认为,年例是由洗氏家族祭祀祈福而兴起的。

  据记载,洗太夫人是岭南地区的女领袖,毕生维持国家安定和民族融合,并在1500年前,推动和保护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她在平定海南岛后,借助粤西以及海南岛临海的地理条件,开始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在经济、文化和贸易上进行交流往来,其管辖地区的繁荣稳定使得过往商船能够正常靠岸补养和航行通过,保障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当地人对洗太夫人十分敬重,每年年例也都会把她的神像请出来祭拜,以及去洗太夫人庙烧香祈福。(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百名山歌好手齐聚云南晋宁 对唱山歌闹元宵
·云南芒市:“目瑙纵歌”闹元宵
·四川阿坝赛格寺举行晒佛仪式欢度“莫郎节”(图)
·民间文化活动轮番登台 “烹调”中国传统年味
·福建寿宁乡村提线木偶戏闹元宵
·山西柳林别样“闹元宵”:零点的狂欢与祈福(图)
·非遗文化上海行街闹元宵 传统民俗走近民众焕活力
·广东吴川“三绝”增色元宵节 民间传统艺术历久弥香
·北京“闹元宵” 非遗展演传承京味儿文化(图)
·元宵节冷知识:古人寻觅意中人?热卖的只有元宵?
·元宵与七夕:哪个才是“中国情人节”?
·元宵佳节习俗多:闹花灯放焰火 过桥摸钉走百病
·浙江宁海元宵年俗:游客进百家门吃“百家馏”
·湖南南岳庙会元宵上演系列民俗表演 “旅游+文化”备受追捧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