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大陆
青海塔尔寺上演传承280余年“跳欠” 祈福国泰民安
华夏经纬网   2017-02-13 08:54:01   
字号:

  中新社青海湟中2月10日电 题:青海塔尔寺上演传承280余年“跳欠” 祈福国泰民安

  中新社记者 罗云鹏

  铿锵急促的鼓钹声中,一群头戴骷髅骨冠面具、身穿五彩短衣的童僧高呼入场,伴随着节奏在九间殿广场中央起舞,姿态各异。

  10日(农历正月十四)位于青海省湟中县莲花山坳里的塔尔寺银装素裹,开始迎来一年里最热的朝佛季,四方信众怀揣哈达,手执柏香桑面至此祈福新年吉祥,国泰民安。

  13时许,当大经堂边屋顶上头戴黄帽的执事阿卡(僧人)吹响低沉延绵的法号,以驱邪为主旨的重要宗教仪式“跳欠”正式拉开序幕。

  “塔尔寺‘跳欠’共有5场组成,亘古不变。”塔尔寺阿卡洛桑坚措介绍,“跳欠”在藏语里指宗教法舞“羌姆”,在塔尔寺可追溯史超过280年。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系“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诞生地,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

  是时,鼓乐声浑沉直下,法王手持法器的双臂平稳打开,缓缓走入场内,并率头戴各种金刚、野兽面具,手持降妖伏魔千般法器的众神顺时针“垫步吸腿”绕行起舞。

  “很神奇、很震撼、很不可思议。”从广东茂名自驾大半个中国而来的曾宏伟对眼前塔尔寺僧人表演的“跳欠”赞叹不已,用手机记录着这一切,当巡场僧人近前时,也和周遭观看的信众一样将随喜钱帛递出,并“学习”口念着“六字真言”。

  法王和众神绕场三圈后,行至广场中央,用木剑挑开蒙在木盘上的黑布,将金刚镢慢慢举起,缓缓按下,探入盘内,在“灵嘎”(恶魔之意)心口果断地轻轻一挑,复又举起金刚镢仔细观看。

  “这几年沾了寺里的光,生意越做越红火,只要听说寺里活动,都会关了店铺来(参加)。”在塔尔寺寺前山门从事旅游纪念品销售的汉族商人姚全福说,“只要有一颗向善的心,做啥事都能顺利。”

  此时场边的观众里,诸多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开始匍匐叩拜,亦有众多信众将哈达抛向场内,姚全福也将随喜钱帛卷入哈达掷向场中。

  洛桑坚措说,用糌粑捏成的人偶“灵嘎”是恶魔的替身,法王只要降服了恶魔的替身,便能降服恶魔本身,众护法再为其念诵经文,超度解脱,并祈祷护佑民众风调雨顺,牛羊肥壮,国泰民安。

  14时许,“跳欠”仪式上演激昂的众神群舞欠芒(意为大合舞),三个鹿首面具阿卡抛撒妖魔俑碎片,时而仰天,时而俯地,时而摇头,时而顿首,看看法王,看看碎片,绕场狂奔,欢呼雀跃,边舞边退入遍知殿,谢幕“跳欠”。

  “每年春节都会来‘贡本’(塔尔寺)好几趟,按照惯例会从正月十二开始就住在塔尔寺附近的宾馆里,等待看‘跳欠’和酥油花展。”来自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土族信众才永说,“现在从天祝天堂寺到湟中塔尔寺坐大巴不用转车就能直达,特别方便。”

  而此时寺院大经堂里,200多名僧人正跏趺齐颂《祈祷经》《上师贡》等经文,开启正月观经法会“模式”,为天下众生祈福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宁波前童元宵行会:童氏族人世代传承守护百年
·千年古云中端出“文化盛宴” 中国知名社火“声动江湖”
·浙江安吉“踩街”闹元宵 谱移民文化协奏曲
·贵州雷山舞龙闹元宵 国际龙灯队赢掌声
·洛阳举办失传已久黄河灯会 再现武皇黄河祈福
·福建闽南摔泥巴节 越摔越快乐(组图)
·中国民间花会艺术“正定高照”:传统中展露新机
·四川阿坝县郎依寺举行“莫郎节”活动
·广州城隍庙举行“城隍爷”“分灵”海外活动
·四川遂宁“铁水火龙”闹元宵
·河北广阳民俗文化闹元宵 民间艺术齐秀绝活儿
·福州举办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 魅力民俗闹元宵
·广西侗乡百年坡会从“独乐”到“众乐”
·青海湟中:百年民俗社火中的“空中杂技”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