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大陆
甘肃甘南举行毛兰姆大法会 百余寺院同日“晒佛”
华夏经纬网   2017-02-09 16:00:42   
字号:

  中新社甘肃碌曲2月9日电 (南如卓玛 李亚龙)9日(农历正月十三),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甘南草原,这片高原上大大小小百余座藏传佛教寺院开始举行声势浩大的“晒佛”,四面八方赶来的信众身着盛装排着长队等待着。

  10时30分,甘肃碌曲县西仓寺的僧人仪仗队吹响号角开道,巨幅唐卡佛像在几十名僧人的肩上如一条蜿蜒的黄龙,缓缓向前。托举佛像的“长龙”途经处,等候多时的信众将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从手中飞出,抛出一条条弧线,飘落在佛像或僧人的肩上。

  西仓寺管委会主任加华嘉木措介绍,晒佛其实是展佛,将佛像展开,让众生瞻仰佛光之意。进入正月以来,甘肃藏区启动“毛兰姆大法会”,密集开展佛事活动,这源于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在拉萨举办的祈愿大法会。

  西仓寺当日晒出的巨幅唐卡是无量光佛,大佛被扛至山麓上的晒佛台上,随后黄色布幔缓缓揭开。此时信徒们在山下磕头祈福。随后,秩序井然地绕着西仓寺转经筒。

  记者在现场看到,僧官“大棒喇嘛”(寺院权力最大的人)也不时挥动手中柳条,指挥着围观顶礼的信徒,以保持大法台率领的僧众队伍的整齐。

  西仓寺是“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的子寺,在甘肃碌曲境内,是草原上未被“商业化”染指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保持着最传统的宗教仪轨。

  中午时分,黄色布幔渐渐放下,僧人们卷起画轴,在僧俗信众的簇拥下送回寺内安放。

  “现在藏区很多大寺院的晒佛节上游客太多,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常常挤得水泄不通。西仓寺相对游客少,躲避了纷扰,宛如佛国圣地”。来自北京自驾游的张旭光认为自己此次选择来西仓寺十分明智。

  当日,西仓寺迎来数万信众和少数游客。寺院周围张贴着用汉字写的“禁止拍照”、“请文明参观”等标语。(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非遗庆新春(组图)
·非遗“招子鼓”展演闹新春(图)
·多彩民俗迎元宵(图)
·社火之美(组图)
·贵州兴仁民族联欢:民风民韵里的年味
·广东揭阳破门楼郑翁仔灯习俗扬名海内外
·“两马同春闹元宵”启幕 灯耀两岸十五载
·苗族同胞“打同年”(组图)
·悠悠百年高山戏(图)
·广西宾阳:舞炮龙庆新春(图)
·第十五届“两马同春闹元宵”在福州启幕
·广西千年民俗“炮龙节” 百龙腾跃同祈福
·细数老北京元宵习俗 元宵曾叫“汤团”
·正月十一:河北南和举办千年民俗活动“抬黄杠”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