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民俗地理 大陆
泰伯庙会恢复民俗巡游 百姓赞“有年味”(组图)
华夏经纬网   2017-02-06 08:21:15   
字号:

泰伯庙会恢复民俗巡游百姓赞“有年味”(组图)

时隔三年,民俗巡游再现“泰伯庙会”引来数万民众围观。 孙权 摄

  中新网南京2月5日电 (记者 孙权)2月5日,农历正月初九,“泰伯庙会”在吴文化发源地无锡梅村举行,已逐渐融祭奠仪式、踏青访友、农贸集市和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泰伯庙会”此番重新恢复民俗巡游活动,获当地百姓赞声一片。据悉,2014年,“泰伯庙会”民俗巡游因故中断,有市民还曾抱怨此举“有失年味”。

无锡传统民俗节目亮相民俗巡游活动,演员们在巡游中与市民互动。 孙权 摄

无锡传统民俗节目亮相民俗巡游活动,演员们在巡游中与市民互动。 孙权 摄

  “正月初九舞龙灯,祭祖泰伯赶庙会。”据了解,“泰伯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民间相传这一天是泰伯的生日。按照民间习俗,每年的这一天,梅村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庙会,邀四乡百姓游泰伯庙、焚香参拜“让王爷”。2014年底,“泰伯庙会”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泰伯庙会”历史悠久,缘起于泰伯让王南奔定居梅里、创建“勾吴”古国的史迹,随着时代的变迁,“泰伯庙会”与乡村传统农贸集市“市场”文化相结合。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梅村街道便在“泰伯庙会”上新增了民俗巡游、灯谜会等吴地文化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其中,民俗巡游队伍主要由会标、舞龙舞狮队、腰鼓队、高跷队、阿福队、花篮队、花轿队、船蚌队等团队组成,以展示梅里群众文化风貌为主要内容。

无锡传统民俗节目亮相民俗巡游活动,演员们在巡游中与市民互动。 孙权 摄
 
无锡传统民俗节目亮相民俗巡游活动,演员们在巡游中与市民互动。 孙权 摄

  今天的“泰伯庙会”现场,古色城墙、石板小路上“扎闹猛”的游人摩肩接踵,捏糖人、拉二胡、画糖画的小商贩们吆喝不断。

  “还在正月里,我们家每年都会来梅村转转,今天上午逛庙会还买了很多特产,打算带回去给朋友。”苏州市民周红告诉记者,现在城里过年越来越少了传统味道,来无锡梅村体验原生态的民俗庙会,顺便拜祭先祖泰伯,品尝儿时的年味,是全家人正月里的必备“功课”。

  周红说,这次看到了“久未见面”的民俗巡游,孩子们都“乐嗨了”。她认为,民俗巡游,是让非遗“活”起来,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泰伯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泰伯生日)举行,数万民众云集此间享“年味”。 孙权 摄
 
“泰伯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泰伯生日)举行,数万民众云集此间享“年味”。 孙权 摄

  “大家觉得没有巡游的话,过年就没了年味。同时,民俗巡游也是‘泰伯庙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其展现给大众,延续其现实的生命力。”梅村文化站站长鲍岚说。

  据悉,今年“泰伯庙会”期间,有“二胡之乡”美誉的无锡梅村还特地邀请了非遗文化传承人现场制作二胡,并与群众开展互动交流。这些非遗文化传承人在介绍二胡的主要部件和制作流程的同时,还指导市民们如何选购一把质优价廉的二胡。(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贵州丹寨:望会节上盛装秀(组图)
·河北邢台:非遗展演闹新春(图)
·台北市西城元宵游行 8米高萌版妈祖是最大亮点
·福州马尾45组花灯送马祖贺“两马同春闹元宵”
·“妈祖第一行宫”两岸信众进香热
·台中探访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台湾写真:感受春节台湾红包文化
·台湾除夕:贴春联有讲究、拜拜不忘环保
·台湾年轻人眼中的春节:团圆是最重要的意涵
·两岸合做大“米龟” 携手祈福“呷平安”
·香港彩灯展喜庆气氛浓 凤凰彩灯寓意鸡年(图)
·油、面、糖:自制春节零食里的怀旧“年味儿”
·香港红包习俗面面观:20元最常见、已婚要给未婚发
·香港传统习俗:新年开工派“利是”讨好彩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