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老照片
故宫鲜为人知的隐秘景区
华夏经纬网   2017-11-28 11:07:47   
字号:

漱芳斋

  ▲漱芳斋是清帝宴集观戏之所。每年元旦,清帝要在此举行开笔仪式。元旦这天,皇帝着吉服于殿内升座,御案上陈设着金瓯永固杯,杯中注满屠苏酒,皇帝拿起“赐福苍生”笔,书就新年的第一字,是为“开笔”。开笔所书往往是福、禄、寿、喜一类的吉祥文字,将其赏赐大臣、宗室、外藩,领受人视为无上的荣耀。本片摄于20世纪20年代。

▲漱芳斋内景,摄于20世纪20年代。

建福宫花园延春阁

  ▼1923年6月26日晚9时,建福宫花园敬胜斋起火,大火很快延烧到南邻的延春阁,高大的延春阁掉落的构件又引燃了周围殿座。由于建福宫花园地处内廷北侧,建筑密度大,附近又没有可以利用的水源,在很短时间内花园的中路和西路就陷入了火海,就连毗邻的中正殿一区也未能幸免。至28日凌晨,意大利使馆派30余名士兵参与扑救,大火才最终被扑灭。据事后统计,大火烧毁了敬胜斋、静怡轩、延春阁、吉云楼、慧耀楼、碧琳馆、妙莲花室、积翠亭、玉壶冰、广生楼、香云亭、中正殿等建筑上百间,贮存其中的大量珍玩、典籍、宗教法器被焚毁,损失不可胜计。图为消防人员正在救火,现场一片狼藉。

  ▲建福宫花园又称西花园,是紫禁城中的四座花园之一。这里殿阁亭馆错落有致,假山叠石点缀其间,是一座集庄严大气与玲珑秀美于一身的宫殿园林。可惜1923年6月26日,建福宫花园被一场神秘大火焚毁,整座花园连同无数珍宝一夜化为灰烬。当时还住在紫禁城内的溥仪,怀疑是太监们为了毁灭监守自盗的证据而放的火。本片摄于20世纪20年代。

畅音阁戏楼

  ▲紫禁城畅音阁、圆明园清音阁、避暑山庄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戏楼、紫禁城寿安宫戏楼是历史上清宫建造的五座三层大戏楼,保存至今的仅有畅音阁与德和园两座。畅音阁戏楼前建有二层阅是楼,是帝后观戏场所;左右有游廊,宗室大臣在此观戏;阁后又设扮戏楼,为参演人员准备之所。旧时,清宫太监为区分大小,曾唤避暑山庄清音阁为“大爷”,颐和园德和园戏楼为“二爷”,紫禁城畅音阁为“三爷”。畅音阁一直以来都在对外开放,只是不太出名。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陪同下在畅音阁观看了传统京剧,这座大戏楼才引起人们的注意。本片摄于20世纪初。

阅是楼内观戏处

  ▲阅是楼建于乾隆37年,位于畅音阁大戏楼的北侧,为清宫观戏场所,本片摄于1922年。

雨花阁四层佛龛供案

   雨花阁是根据乾隆时代的国师三世章嘉呼图克图的建议,模仿西藏阿里古格托林寺坛城殿修建的一座密宗佛堂。雨花阁虽然外观三层,内部却严格按照藏密的事、行、瑜伽、无上瑜伽四部设计为四层的结构,每层分别供奉着藏密的四部神祇。雨花阁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对于研究藏传佛教具有重要意义。本片摄于20世纪初。

慈宁花园宝相楼

   宝相楼与吉云楼相对,是慈宁花园咸若馆东配楼。乾隆时按照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宗教法式,改建为二层七间楼阁。楼中依般若、功行、德行、瑜伽、无上阳体根本、无上阴体根本来布置供奉与陈设,此即“六品佛楼”的由来。宝相楼是紫禁城中现存的两座六品佛楼之一。本片摄于20世纪初。

  11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陪同来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他们在西华门内的宝蕴楼进行简短茶叙,晚上又在坐落于宁寿宫养性殿东侧的畅音阁欣赏了京剧。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故宫之行给特朗普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公众也通过这次国事访问,发现了故宫中一些鲜为人知的隐秘区域。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故宫博物院并不是全部开放的,有的是作为博物馆的办公用地,有的则是一些鲜为人知的“隐秘区域”。比如特朗普所参观的宝蕴楼、敬胜斋等处就还没有对公众开放。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故宫博物院的开放区域接近70%,这个数字还会随着故宫博物院开放工作的逐步深化而加大。今天,我们选取了一些百年前的旧影,带您一探故宫中那些鲜为人知的隐秘景区。

  本版图文/贺莎莎(作者为故宫出版社总编室主任)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北四川路上的名人掠影
·乾隆儿时乐园首现真容
·图说北京:前门眺望
·老北京记忆: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
·新华书店80岁了,你可能不知道,它最初诞生在窑洞里
·梅兰芳与日本歌舞伎(图)
·烫不烫头发,曾经是个问题
·老照片记录粮店变迁史
·民国年间北京的太极拳
·天坛变迁:前身为天地坛 清代达到极盛
·穿越时空的百年对望
·老照片里的涂鸦(组图)
·慈禧太后的小火车
·学者李辉沪上谈巴金与文坛老人(图)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