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考古发现
三星堆文物再上新!3号坑和4号坑共出土完整器557件(组)残件1214件
华夏经纬网   2021-09-09 13:46:25   
字号:

  来自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的消息,目前,3号坑的发掘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个月内能完成田野发掘工作;4号坑的发掘已结束。截至目前,3号坑和4号坑共出土完整器557件(组),残件1214件。

  3号坑填土堆积出土各类器物残件和标本共729件。较完整遗物共478件(组),残件141件。其中,较完整器物包括铜器293件、玉器45件、象牙100根、金器7件、骨雕2件、石器2件、海贝26件(组)以及材质不明器3件。

  △3号坑出土金面罩

  △3号坑出土顶尊铜人像

  目前4号坑遗物已全部提取完毕,共出土完整器79件、残件1073件。完整器包括玉器9件,均来自埋藏堆积,有琮2件、瑗1件、凿4件、璧1件、锛1件;铜器21件;象牙47根,均来自埋藏堆积;陶器2件,均出土于灰烬层,且均为尖底盏。

  △4号坑出土扭头跪坐人像

  △4号坑灰烬中发现的丝绸

  专家:三星堆4号坑“年龄”进一步锁定为距今3148—2966年

  来自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的消息,专家意见进一步锁定三星堆4号坑的年代。

  会上通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年代学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4号坑碳十四年代研究,得到6个碳十四年代数据,经过贝叶斯统计树轮校正计算得到其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落在距今3148—2966年的时间范围之内,属商代晚期。

  △4号坑发掘工作照

  3号坑年代应与2号坑非常接近。3号坑在形制、埋藏情况、出土遗物等方面与2号坑高度相似。根据现场观察,3号坑出土的青铜树干等器物甚至有可能与2号坑出土的部分器物缀合。以上种种迹象表明,3号坑与2号坑年代应非常接近,2号坑年代之前大致确定为晚商时期(约当殷墟二期),3号坑年代也与之大致相当。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 谢玉洁)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王江莉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个祭祀坑考古发掘进程过半 或再现国宝级青铜器
·9000年前中国人即饮“啤酒”?专家引最新研究成果释疑
·从三星堆到金沙:展现中国上古精神世界的知识图景
·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已发掘完毕 出土陶器或与祭祀有关
·考古发现:约9000年前中国南方先民已会酿酒
·三星堆又出土神树!
·三星堆遗址近期再次出土一件青铜神树 提取工作耗时4月
·苏州板桥村墓葬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河北固安一工地发现辽代墓葬 内存壁画
·证据找到了!最新研究揭示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人群迁徙交流活跃区域
·青海宗日遗址探明两处台地遗存分布情况
·青海发现长江源区古冰川遗迹
·山西发现中国最早木炭窑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