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考古发现
最新研究:热河生物群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有时空关联
华夏经纬网   2021-08-17 16:38:05   
字号:

最新研究:热河生物群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有时空关联

  华北克拉通北缘下白垩统火山-沉积层序以及热河和相关生物群的时空分布。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中新网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一亿多年前,中国热河生物群极为丰富的生物演化进程,与地质年代有交叉的华北克拉通破坏是否相关及有何关联?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学界关注。

  中国古生物学家和构造地质学家最新合作研究显示,热河生物群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存在很好对应关系,两者不仅在时间上耦合,空间分布上也显著关联。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17日发布消息说,该所周忠和院士、王敏研究员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孟庆任研究员、朱日祥院士近日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合作研究论文,以“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时空演化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响应”为题探讨热河生物群时空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相关性。

  他们在论文中通过总结早白垩世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盆地演化以及深部过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恢复热河生物群及相关陆相生物群的时空分布,以探讨热河生物群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之间可能的内在联系。

热河生物群3个演化阶段中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变化:阶段I分布范围局限,阶段II和III分布范围更广。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热河生物群3个演化阶段中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变化:阶段I分布范围局限,阶段II和III分布范围更广。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该项合作研究认为,早白垩世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峰期(距今约1.25亿年),主要表现为岩石圈伸展减薄、大规模岩浆活动、强烈地壳拉张以及裂谷盆地形成等。大量研究证明,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之下俯冲是导致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主导机制。

  科学家们研究表明,热河生物群的产生和发展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过程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其相关性不仅表现在时间上的耦合,而且在空间分布上也显著关联: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不断回撤导致华北克拉通北缘裂谷盆地由西向东逐渐迁移;沉积盆地的空间迁移和陆相地层的穿时性发育,直接影响到热河生物群等的时空分布格局。

  这项最新合作研究揭示出陆相生物群演化与区域构造活动的成因联系,为探索地球深部构造活动如何通过地表地质过程制约陆相生物群的演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

  据了解,热河生物群是约1.35亿至1.2亿年前生活在东亚地区的一个古老的生物群,这一世界级化石宝库以中国辽西义县、北票、凌源等地为主要产地,其化石几乎囊括了中生代脊椎动物的主要门类,对研究鸟类起源(包括羽毛起源)、真兽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及昆虫与有花植物的协同演化等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化石依据。

  克拉通一般指古陆核(craton),是大陆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华北克拉通从18亿年前形成到2.5亿年前一直保持稳定,但2.5亿年以来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强烈地壳变形,其稳定性丧失的动力学机制、克拉通破坏对生物演化的控制机理都是地球科学家不倦探索的前沿难题。本次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资助。(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神秘古蜀文明佐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考古学家发现北魏时期最完整的“拥抱葬”
·沈阳探索考古勘探前置制度 建设用地,先考古后出让
·大仰韶:一个世纪的考古探索
·新疆哈密翼龙动物群首次发现大型恐龙化石
·山西发现金代砖雕墓 墓室雕刻墓主手执经卷佛珠
·首次发现!中国丝路巨龙等大型恐龙与哈密翼龙动物群“生死与共”
·山西发现千年唐代刀形墓 再现盛唐时期平民葬俗
·河南官庄遗址被证实为世界最古老铸币作坊
·四川富顺发现明代古墓群 明朝的川南人已流行戴金耳环和银簪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铸币厂”?专家揭秘古代钱币铸造
·新发现!官庄遗址为世界最古老铸币作坊遗址(图)
·四川现存石窟(含摩崖造像)2134处 数量居中国之最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图)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视野
  更多
·第17届深圳文博会:科技赋能 让文化"活"起来
·在书海中沟通世界——聚焦北京图博会和北京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 带您认识古代钱币——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