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考古发现
汨罗战国古墓出土罕见陶制彩绘镇墓兽 距今2千年(图)
华夏经纬网   2015-06-15 16:07:34   
字号:

点击进入下一页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修复镇墓兽。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周敏 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田野考古章程对古墓进行了为期20天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长沙晚报讯  6月10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位于岳阳汨罗市友谊河边的战国古墓葬现场发掘工作基本完成,清理出土了彩绘陶鼎、陶敦、陶壶、玉璧、青铜盆、青铜车辖等文物。其中,最为独特的陶制彩绘镇墓兽,距今2000多年,在湖南考古史上极为罕见,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

  高墈坍塌,先秦古墓葬“露脸”

  近期连续大雨,使汨罗市高泉山友谊河水泥厂段高墈发生坍塌。汨罗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发现坍塌处有古墓的迹象,经过进一步勘探调查,初步确认这是一处先秦时期土坑墓葬。汨罗市文物管理所将情况上报岳阳市考古研究所,经省考古研究所批准,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田野考古章程对此处古墓进行了为期20天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随着清理工作的开展,一个墓宽3.1米、长4米、残深5.8米、带墓道的中型墓葬完全显露,其墓室结构为一棺一椁,墓壁制作规范,墓内填土都是经过精心制作的“五花土”,属于典型的战国土坑竖穴墓。较为遗憾的是,在墓葬正中部出现一个直径约0.8米的盗洞。因盗洞填土中含有唐宋时期的残损瓷片,考古工作人员推断,该墓葬于唐宋时期就已被盗,盗走的陪葬品可能包含一组青铜礼器。

  镇墓兽为墓主人“驱邪看家”

  在随后的发掘中,出土了陶鼎、陶敦、陶壶、玉璧、青铜盆、青铜车辖等随葬品。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出土陶器种类、数量及墓坑内青铜残件推断,墓主人身份应该是贵族。

  在出土随葬品中,一尊“四不像”兽型陶器极为独特,兽身红色、白色漆彩依稀可见,其眉头紧锁,眼睛睁大似乎在怒视某物。岳阳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赵磐介绍,“这是一尊镇墓兽,放在墓穴随葬,用来为墓主人‘驱邪、看家护院’,是当时的一种丧葬习俗。”赵磐表示,此种器物外形抽象,构思奇特,具有浓厚的楚国巫傩文化色彩。

  为研究战国时期丧葬文化提供依据

  据介绍,镇墓兽是楚墓特有的陪葬品,也是楚彩绘陶器中造型独特的器物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时代特征。迄今出土的镇墓兽大部分为战国时期文物,以楚国为最多。这一点,与汨罗江流域在历史上隶属楚国的疆域完全吻合。

  “镇墓兽出现,在汨罗墓葬考古史上尚属首次。”考古工作人员说,尽管没有精美的青铜器件面世,但出土的陶鼎、陶敦、陶壶等文物,对研究当时的生活及丧葬文化提供了佐证。

  赵磐表示,该古墓年度跨越2000多年,以楚文化特征为主。这批发掘出土的文物,不仅展示了战国时期的丧葬风俗,还可以透过这些出土文物遗迹,看到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对研究汨罗、岳阳乃至湖南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圆明园西洋楼开放 专家:反对原址"复制"圆明园(图)
·重庆主城首现南宋古城墙:长140米 条石规整排列(组图)
·广州汉唐墓葬现一对王武私印信印 出土文物302件(组图)
·专家确认:中国大兴安岭地区发现旧石器时代岩画
·河北工地挖出明将军墓碑 村子历史提前199年(图)
·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10名农民工获授"考古技工"(图)
·广州挖出三艘清代木船 或为官府巡逻缉捕船(图)
·广州发现保存最好的宋代城墙 现"番禺"字样墙砖(组图)
·"秦俑之父"袁仲一:当地人曾把陶俑当怪物打碎
·河北武邑惊现古墓 文物部门称仿木结构特点明显系北宋时期(组图)
·先秦、两汉遗址220处现身广州流溪河上游(图)
·包头燕家梁遗址出土元青花高足杯碎片 系皇家物品
·"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文物出水 专家指德化窑成主角
·中国古植物专家发现最早典型花朵 化石出产于辽宁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