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考古发现
"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文物出水 专家指德化窑成主角
华夏经纬网   2015-06-02 16:18:51   
字号:

   中新社泉州6月2日电    自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出水过程曝光后,“沉船文物或来自福建”的消息不胫而走。2日,参与水下考古的福建泉州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红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出水的瓷器碎片基本断定来自泉州德化窑。”

  应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张红兴作为中国水下考古骨干力量于4月12日至5月底,在西沙群岛呆了40多天,进行水下测绘、出水文物的提取和资料整理等工作。回忆起文物挖掘过程,张红兴十分兴奋,“水下测绘员是与文物接触最多的工种。”

  张红兴告诉记者,采集到的瓷器碎片主要是青花瓷,数量较多。根据考古人员判断,这些瓷片基本可以判定出自于泉州德化窑系(指德化、安溪等地古窑),时间在清代晚期。

  “包括茶盏在内,器皿口沿的圈点纹都属于德化窑的做法。”他认为,不仅是外部装饰上相似,从瓷器通体制作上来看,此次出水的瓷器也都与德化窑极大吻合。

  “碎片上包括芒口、矮圈足等特殊制作工艺,以及变形寿字纹的印花,和浅蓝、黄中带绿等青花钴料的色彩,在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德化窑工艺中都是常有做法。”张红兴说。

  “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现存大小石构件274件,水下考古发掘出水石构件37件。这些石构件分为石像、石板、石条、石柱、石杵等类别。张红兴说,由于石头构件没有明显标志,也没有明确佐证;若要证明其来自泉州,必须需要进行进一步文物考察、相关史料印证。

  张红兴表示,石像能确定的除了性别,还可以看到男性石像可能穿戴了明朝官服,而女子的“小脚”等身体特征比较明显。“如今能确定包括瓷器和石件的这一些货物均来自同一艘船,但是船的始发港口等信息还有待考证。”

  “此次水下考古的发现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极为难得的资料。”张红兴说,挖掘船运历史还要相关专家合作考证,才能早日揭开它的面纱。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中国古植物专家发现最早典型花朵 化石出产于辽宁
·西安新公布墓志显示:武则天诸葛亮沾亲带故(图)
·天津宝坻发掘明代墓碑 填补芮氏家族空白
·巫山现250万年前旧石器 巫山人历史提前36万年
·巫山现250万年前旧石器 巫山人历史提前36万年(图)
·30吨汉白玉“王八驮石碑”出土 距今300多年(图)
·1.2万年前人类从狩猎转向农业生产后骨骼变轻
·西沙已发现120处沉船遗址 清代沉船出水37件文物
·30吨汉白玉"王八驮石碑"出土 距今300多年(图)
·咸阳工地发现汉代墓葬 竟用挖掘机考古(图)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完成四项考古内容
·栖霞南朝陵墓确认为梁昭明太子墓 曾编"昭明文选"
·南京渣土场发现明代赑屃 文物部门回收(图)
·考古证中国最早的谷物酒在辽宁 8000年前已有酒喝(组图)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