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考古发现
中国古植物专家发现最早典型花朵 化石出产于辽宁
华夏经纬网   2015-06-02 16:08:56   
字号: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南古所古植物学家王鑫与国家兰科中心教授刘仲健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典型花朵——“潘氏真花”。“潘氏真花”植物化石出产于我国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经科学分析,确定此花存在时间为1.6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该研究成果在线发布在英国《历史生物学》杂志上。

  在此之前,全世界尚未在白垩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典型的花,最早的典型的花化石是产自1.25亿年前辽宁义县组的迪拉丽花。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在白垩纪以前没有被子植物。王鑫和刘仲健对“潘氏真花”的研究打破了这个论断,他们发现生长在辽西的“潘氏真花”具有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典型被子植物花朵的所有组成部分,其花萼和花瓣显著分化,花药具有四个药室且成熟时药室两两融合,雌蕊包括花柱和单室半下位的子房,子房包裹着多枚着生于子房壁仅有单层珠被的胚珠。王鑫说:“这种花虽然不大,只有12毫米见方,但上述这些特征足以确定它的被子植物属性。”经过一年多的仔细研究和国外同行的评审,最终确定“潘氏真花”是侏罗纪被子植物的典型花朵。

  “潘氏真花”是根据发现者姓氏和花的属名命名。该化石标本起初是我国著名古植物学者潘广收集到的,王鑫和刘仲健得到“潘氏真花”化石标本后,对其进一步研究。谈及为何会在辽西发现“潘氏真花”,王鑫告诉记者,从古生物研究内部来看,围绕辽西这一区域的前人的地质研究比较多,区域研究成熟度更高,可参考文献也多,研究更容易获得认可。这些因素使得辽西变成了地球早期的“花园”,出了很多代表性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

  王鑫说:“‘潘氏真花’1.62亿年的年龄打破了典型花朵的时代纪录,也为植物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证据。”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西安新公布墓志显示:武则天诸葛亮沾亲带故(图)
·天津宝坻发掘明代墓碑 填补芮氏家族空白
·巫山现250万年前旧石器 巫山人历史提前36万年
·巫山现250万年前旧石器 巫山人历史提前36万年(图)
·30吨汉白玉“王八驮石碑”出土 距今300多年(图)
·1.2万年前人类从狩猎转向农业生产后骨骼变轻
·西沙已发现120处沉船遗址 清代沉船出水37件文物
·30吨汉白玉"王八驮石碑"出土 距今300多年(图)
·咸阳工地发现汉代墓葬 竟用挖掘机考古(图)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完成四项考古内容
·栖霞南朝陵墓确认为梁昭明太子墓 曾编"昭明文选"
·南京渣土场发现明代赑屃 文物部门回收(图)
·考古证中国最早的谷物酒在辽宁 8000年前已有酒喝(组图)
·扬州农田发现唐代墓碑 曾被村民放河边当垫脚石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