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考古发现
春秋子产墓危在旦夕 非法采石致山体三面成绝壁
华夏经纬网   2014-09-11 08:54:57   
字号:

  一边是耸立千年的“清官”——春秋时期郑国良相子产的墓冢,一边是几十元一立方的石价,子产墓保护与山体破坏的“拉锯战”持续多年,前者终不敌后者。多年来非法采石屡禁不止,河南陉山山体三面被挖成绝壁,位于该山上的子产墓危在旦夕。

  作业面距墓二三十米

  子产墓位于河南省郑州、许昌两市下辖的新郑、长葛、禹州三地交界处的陉山山顶,现存墓冢高5米,顶圆底方,以红石块堆成,距今已有2500多年。陉山是春秋时期郑楚两国边界,子产选择葬身于此,意在生前为民主政、死后守卫边疆。

  近年来,这座历史名山却一直饱受开山炸石之苦。在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李铁城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一半山体已被夷为平地,形成百余米高的断崖绝壁。

  方圆上百亩的采石场里,十几台卷扬机伸展着长长的传输带。旁边停有采矿车、挖掘机等机械,堆放着已开采下来的石料。蜿蜒的山路不时被挖断,碎石乱滚。

  攀爬到陉山山顶,耳边传来隆隆巨响,循声望去,几台挖掘机挥动巨臂,正在大口大口地啃噬着山体。

  站在墓旁向四周望去,只见三面山体都已被挖成绝壁,只剩下一条窄窄的脊背,再有百十米,南北就挖通了。新郑市境内,文物保护部门竖立的保护界桩,只剩下两头几根,中间部分全被挖掉;长葛境内,采石垂直作业面距子产墓只有二三十米,如遇暴雨冲刷产生滑坡,子产墓将面临坍塌危险。

  利润驱动非法采石

  近年来,郑州铁路局长葛桥工段采石场、长葛采石场、诺金采石场、观音寺镇贾庄采石场、九支队采石场等,对陉山形成合围之势。

  2011年,李铁城拜谒子产墓时发现陉山被毁惨状,古稀之年的他深感“万箭齐锥不欲生”。3年多来,他20多次爬上陉山,呼吁保护子产墓。

  3年来,郑州、许昌两市文物部门分别重新划定、扩大了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相关政府部门也多次组织联合执法和专项治理活动,大规模开山炸石虽得到遏制,然而采石活动却一次次死灰复燃。去年年底所有采石场采矿许可证均已到期,但非法采石活动却再次活跃。

  知情人士说,今年石价从过去的每立方20多元涨到70多元,一些村民经不起利益诱惑,又偷偷开起挖掘机。一些单位采石场也没有撤走机器,还大量收购加工好的石料,使得非法采石愈演愈烈。

  “子产精神”被割断

  子产死后“家无余财”,空穴薄葬。“清官”子产在当地一些群众心中享有崇高威望,一些年长村民自发到山顶守墓。70多岁的王彩云说,发现偷采他们就打电话,但政府工作人员来了就停,走了就挖,根本管不住。政府在山体上喷涂的严禁采石的宣传标语和举报电话,都被挖掉了。

  史料记载,百姓得知子产死后无钱安葬,纷纷捐出自家金银器物,子产儿子不受,将金银扔到河中,此河被百姓称为“金水河”,贯穿郑州市区的金水河、金水路以及金水区均因此而得名。

  “为坚守子产的精神,子产儿子抛金撒银。如今,为了区区利益,一些企业和个人抛弃良知,正在挖掉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李铁城说。

  多头执法管理“悬空”

  据了解,子产墓和陉山保护涉及多地国土、文物、安监、公安等相关部门以及长葛市后河镇、新郑市观音寺镇政府,保护力量不可谓不大。但相关部门难以形成合力,反而相互掣肘,相互推诿责任。

  记者在采访中不断听到政府工作人员的叫苦和抱怨,或是强调执法难、取证难、走程序难,或是抱怨法律打架、没有强制执法手段,或是干脆将责任推向“山那边”。

  长葛市国土资源局矿产科鲁科长说,由于边界坐标不清,采石人员和执法人员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以“不归你管”为由不听劝阻。此外,长葛这边管住了,新郑还在开采,导致一些村民不服。

  李铁城说,子产的治国之道和清廉为政的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现实意义。“子产墓能否得到完善保护,正在拷问当地人的良知,也在拷问当地政府有没有一颗‘文化良心’,检验着政府的作为和效能。”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敦煌石窟保护七十载:文化感召下的坚守
·北京云居寺南塔恢复民国旧貌 为全国首例复建古塔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将原址保护 建设遗址公园
·泾阳悟空塔年久失修 六小龄童发微博盼修复
·山西“塔坚强”获保护 预计花费100多万元
·颐和园古董园墙抢险修缮 预计2015年3月完工
·仪征千年天宁寺将异地重建 苏东坡曾在此写经沏茶
·明代三世中枢坊保存完好 经12次大地震21次大洪水
·颐和园园墙建国后首大修 东宫门被二炮占用
·安徽绩溪仁里村网上筹集古建修复资金 已获45万
·宜昌万福垴遗址、英驻宜领事馆入选湖北省级文保
·宁波城隍庙修缮请上海支招 八成市民同意恢复原貌
·广州547处文保单位2/3未充分利用 缺乏全面规划
·扬州为保护大运河建数字监测平台 已全国推广
专题
  更多
·2019金猪贺岁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年终专题:2017文化乐章
·聚焦金砖国家文化节
·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申遗成功
·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热点
  更多
·各地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2021年9月份文化关键字盘点
·“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三项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官方重拳出击 重筑文娱圈清朗健康生态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人像……三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文化365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8月23日5时35分“处暑”:岁岁秋相似,新凉
·立秋仍在三伏中“洒将荷叶看跳珠”
·今日大暑 | 愿风雨过后享清凉
·车马萧萧 古代豪车长啥样?
编辑推荐
 
·国际邮递渠道查获文物26件套 宁波海关移交
·颐和园博物馆揭牌 首展聚焦文物中的福寿文
·聚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 “考古中国”重
·传承昆曲之美 全国首次昆曲考级在苏州开考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考古重要成果 正阳桥遗址
·实体书店,如何点亮文化之光?
·9月23日3时21分“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
文化博览
 
造人补天有女娲
高山流水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老照片   更多
中华文化
文化信息 | 文化观察 | 文化热点 | 文化视野 | 文化博览 | 文化人物 | 考古发现 | 文明探源 | 古今杂谈 | 文史知识 | 文化交流
| 演出信息 | 史事留痕 | 国学经典 | 寻根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