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遍山西 | 寻根山西 | 晋商探秘 | 三晋风情 | 投资之窗 | 博客 /
当前位置:投资之窗 - 台商眼中的山西
根在山西 情系故土

随着两岸大三通的启动,海峡之间终于拉近了距离,而身在内陆山西的我,也对两岸的这个举措感到了由衷的兴奋。特别是这许多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时常在两岸之间奔走,每每取道第三地转机往返让人身心疲惫。虽然此时的山西还不是直航点,但是回家的路近了……

2004年我第一次来到了山西。刚下飞机的时候,见到的第一幕就是黄土和稀疏绿树环抱的武宿机场。这里难道就是自己的故土?心中有几分欣喜也在心底感觉到有些凄凉。此后的近五年间,我扎根在了山西,见证了山西社会经济的飞跃成长,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心中激动并欣喜万分,尤其是太原武宿机场,现在俨然成为一座国际级的飞航转运点。作为省会城市,太原市这几年来大动作频频,投入相当大的力量来改善城市条件,随着迎泽东西大街的拓宽,滨河东西路的快速化改造,平阳路、柳巷、南内环、新建路的重新规划整饬,让整座城市有了崭新的面貌,更感受到这座城市动起来了。而且,山西也渐渐向世界张开了她的怀抱,在多方的推动下,煤炭能源博览会也落户太原,成为山西向世界推介的优秀平台。这个城市的飞速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的同时,我也看到了民众生活条件的进步,政府部门在关注民生方面显然下了功夫,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赋予了民众丰富多彩的生活便利。

在山西工作的这几年间,每有闲暇便会周游一番。山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三千年文化看陕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之美誉,山西有很多的人文特色,也保存了许多厚重历史的古迹,还有享誉中外的晋商文化。乔家大院就很具有代表性。晋中的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墙、平遥明清街、介休张避古堡,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还让人忘不了的就是祁县名吃“八碗八碟”和平遥小吃“石头饼”。山西也是根祖文化的故里,“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下的移民遍布五洲四海,有时候我也会想,我的祖先会不会也是从这里迁徙而来?

晋商文化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几年的时间里,山西地方政府在构建新晋商文化上付出了很大心血,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团体如今又有新的使命。晋商始于宋代,称雄于明清,衰落于20世纪初。考察其数百年的发展图景,晋商之所以成功乃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了商业经营,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商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诚实守信、义利并举就是其中最为本质的两个内容,它们支撑着山西商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并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进取精神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

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风险方面。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如山西商人在清代开辟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大沙漠,到库伦,再至恰克图,进而深入俄境西伯利亚,又达欧洲腹地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商路,这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清代兴起的又一条陆上国际商路。西北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也是山西商人活跃之地,并进而“远贾安息”(今伊朗)。由上可见,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不畏艰辛,敢于冒险是明清晋商经商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敬业精神

  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但明清山西商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有清一代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是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常氏家族弃儒经商、弃官经商的子弟很多。由于他们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了常氏商业之繁盛。可见,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群体精神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山西商人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

  股份制的实行,劳资双方均可获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商业企业经营中充分发挥了群体作用。

山西,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重地,现代是能源大省,这与他的人杰地灵是分不开的。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自古以来经济文化发达,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以太谷、祁县、平遥等晋中商人为代表的山西商业票号,曾“富甲华夏”,“汇通天下”,闻名于世,为近代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仍然是很多商业人士津津乐道的传奇。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我的身体里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使用着同祖同宗的汉民族语言,如今我在山西和普通人一样,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也为地方发展在做着微薄的贡献。台湾,虽有海天之隔,却不会割断血脉的亲情,无论身在何处,我的心将永远情系故土。(郭子贤)

发表感言
 
·开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中央统战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宣传片-飞越山西
·话剧立秋2
·话剧立秋1
·话剧立秋4
·2013晋剧院
·感怀于成龙
·京城有个"都一处"
·到"山西大院"看什
·山西"地窨院"正在
·山西面食甲天下
·研究"女书"第一人
·武乡 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印象汾河
·追溯迁徙者的记忆 探寻华夏子孙的故乡
·名邑名城出名将--朔州
·雄关漫步说边防--宁武
·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
·王家峰墓群
·明秀寺
·永祚寺
·侯马旺旺食品有限公司
·山西聚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浩谊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山西金华苑宾馆有限公司
·山西海锐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山西台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分享山西的点点滴滴
·根在山西 情系故土
·远隆人情注芮城
·海峡飞鸿叙真情
·看了《寿阳家》就像回了家
·台商李永丰:在晋中投资很快乐
 
友情
链接
主办单位:山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