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习近平强调,坚持“一国两
当前位置>>古代山西
华夏与山西的历史渊源
2015-07-08 14:31:47    华夏经纬网

  每个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都是由神话传说构成的。神话传说的产生是人类由于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因此而产生的某种幻象。可以说,神话传说是人类早期的梦。梦是现实的反映,又是碎片化的反映。人们通过对碎片的解读,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认识史前文明。但这种认识注定也是碎片化的,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这种认识某种程度上也是后人意识的反映。

  中华文明史,在夏禹之前,基本上是传说,甚至是神话。一直到禹,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让,建立了夏王朝。夏王朝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划时代意义。禹的历史贡献不仅在于他治理了洪水,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虽然作为“国家”,夏王朝还远不像后世的秦王朝那么完整,但毕竟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由原始时代进入了阶级社会。从文献和考古学来看,夏王朝开始中国历史从传说时代进入了信史时代。

  关于“夏”的来历,说法很多,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12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夏族的11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朝共传14代,共17后(夏朝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延续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历史上夏王朝曾多次迁都。夏在山西建都的地方有:晋阳(今山西太原晋源镇)、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县)。《大百科全书》解释夏族:“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尤其是禹之子启迁都安邑,晋南一代在很长时间里就成为夏文化的中心地,这一点已经被考古、文献、遗存所印证。

  “华夏”一词源于夏王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但“华夏”的使用却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中原地区民族以“华夏”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姜戎子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之后,“华夏”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张建武;本文作者:太原日报20140416

婚俗 生育习俗
春节 庙会
游艺 其他节日
近代山西 古代山西
地方小戏 山西锣鼓
山西民歌 文化遗产
山西戏曲 万荣笑话
艺术人物 艺术研究
三晋王侯 政治名家
山西名将 历代佳丽
文化名人 当代名人
名人与山西 名人故里
特色晋菜 特色面食
地方名吃 名酒名醋
五谷杂粮 地方特产
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