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遍山西 | 寻根山西 | 晋商探秘 | 三晋风情 | 投资之窗 | 博客 /
当前位置:三晋风情 - 三晋文史 - 古代史
清代山西特大旱灾
 
  120多年前,山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灾害波及的时间之久、范围之广、人口之多都是空前的。

  这场灾害在光绪二年(1876)秋已视端倪,当年全省有30余个州县受重灾侵袭。第二年农历丁丑年间,山西绝大部分州县绝收绝种。光绪三年七月初四日,有位名叫温忠翰的御史上奏折称:……山西—省,荒歉更甚于去年,人情汹汹,朝难谋夕,子女则鬻于路人,攘夺或施于里党。啼饥者远离数郡,求食者动聚千人,户少炊烟,农失恒业,……秋禾半皆枯槁,丰稔之望须待来年。”这时,有“剃头”之称的湘系军阀曾国荃来到山西任巡抚,主持荒政事务。灾情在发展,饥民在增多,整村整镇死亡者日以数计。这时西方传教士李提摩太也来到灾区,由太原南行 300公里,记录下一份内容翔实的灾情报告。他在光绪四年二月二日的日记中写道:“南行已五百三十里。下一座城我见到了平生最可伯的景象。……城门口旁边堆放着被剥光了衣服的一大堆男尸,一个叠着一个,就好像在屠宰场看到的堆放死猪的样子;在城门口的另外一边同样地堆放着一大堆女尸,衣服也全被剥光,这些衣服全被送到当铺换取食物了。城门口停放着车辆,准备装运这两大堆尸体到城外埋葬,……这一带路上的树都呈白色,从根部往上十尺到二十尺的树皮全被剥光充作食物。我们经过的许多房屋都没有门和窗,全部被拆掉卖了当柴烧了。屋里厨房的锅子,只只都是空的,因为实不掉只好扔在那里,户主都已走光或死去。”光绪四年间,山西的旱灾依然不减,用山川枯竭、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描述当时的情景丝毫不显夸张。

  光绪三四年间的山西大灾震动了朝野上下。大灾发生之后,清政府令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向山西划银拔粮,同时还实行荒政捐输。光绪三年先在省城设立捐输局,向本省富商巨绅劝捐,后来又陆续在江浙、两湖、两广和直隶、四川等地劝捐。在劝捐局存在的三年内,共捐得赈谷58540石,赈银2200多万两。不过划拨银两漕粮及募捐所得有限,积贫积弱的政府也无力确保灾民的生命安全,全省人口总数从灾前的1600多万下降至灾后1000多万,三分之一的人在大灾中或饿毙或逃亡。大灾对山西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不良影响。
 
本文作者:孙丽萍
 
太原道
 
发表感言
 
·开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中央统战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宣传片-飞越山西
·话剧立秋2
·话剧立秋1
·话剧立秋4
·2013晋剧院
·感怀于成龙
·京城有个"都一处"
·到"山西大院"看什
·山西"地窨院"正在
·山西面食甲天下
·研究"女书"第一人
·武乡 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印象汾河
·追溯迁徙者的记忆 探寻华夏子孙的故乡
·名邑名城出名将--朔州
·雄关漫步说边防--宁武
·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
·王家峰墓群
·明秀寺
·永祚寺
·侯马旺旺食品有限公司
·山西聚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浩谊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山西金华苑宾馆有限公司
·山西海锐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山西台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分享山西的点点滴滴
·根在山西 情系故土
·远隆人情注芮城
·海峡飞鸿叙真情
·看了《寿阳家》就像回了家
·台商李永丰:在晋中投资很快乐
 
友情
链接
主办单位:山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