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习近平强调,坚持“一国两
当前位置>>探微
五台山塔院寺白塔
2003-12-03 13:47:01    华夏经纬网

据史书记载,塔院寺内的高耸入云尼泊尔式的大白塔是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系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相传释迦牟尼火葬后炼成的舍利子被皈依佛门的印度阿育王供奉在八万四千座塔内。它分布在大千世界,中国有十九座,五台山台怀镇慈寿塔为八万四千座中的一座,明永乐五年(1407年)修塔时,将慈寿塔藏在了大白塔的腹内,所以大白塔也被称为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

  大白塔的基座呈八角形,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八面,南面(即正面)紧对着大慈延寿宝殿的后墙,有三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的石洞设有一小的半浮雕佛像,右边的石洞立有刻有释迦牟尼双足迹象碑,左边的石洞有清康熙年间修塔的记事碑。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临死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并对弟子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能见到这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于是,这里就成了众僧和到五台山游览的凡夫俗子也要凑热闹,顶礼膜拜的地方。所以要能挤上去,亲眼目睹一下佛的圣迹也不是件易的事情了。不是吗,我还没等看清圣足是咋样,就被后边涌上的人挤走了,都想一睹这圣迹,祈求免灾消难。

  塔基四角建有四个小亭,在小亭的衬托下,使大白塔显得更加壮丽美观。环绕塔基造有可避风雨的长廊,大白塔的下层是个殿,俗称塔殿,殿内供奉着文殊、观世音、普贤、地藏四菩萨和一尊释迦佛像。在大白塔的围廊里还置放着喇嘛寺庙内祈祷、诵经所不可缺少的法物——120个法轮,它被又称为转经筒。法轮呈园桶形,转动自如,在每一个法轮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个梵文字,这叫做六字真言,也被称为六字大明咒。《大乘庄严宝王经》说,若此六字大明咒,着于身,触于手,藏于家,或书于门,即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所以凡到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瞻礼的游客,都会挨个地去用手(据说得用右手)转法轮转经筒,因为每右转一圈法轮就等于六字真言已触于手,这样就可以获得平安、如意、吉祥。于是我们一行纷纷也加入转经筒的队伍,也想通过转转经筒,表达各自对家人、对自己、对事业一份虔诚的期盼。如今在塔基八面的浅洞里,还存有为数不少的头发,据说这些头发都是佛教徒和朝圣者拜塔时所施舍的,先圣孔子曾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向佛寺施舍头发,也意为愿牺牲身体,表示虔诚。

  望这巍峨的大白塔,不由得使人感叹万千,浮想联翩。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七百多年前,我们勤劳勇敢的先辈们就能发挥出这样高超的智慧和技术,用数以亿计的砖石瓦块垒起了这60多米高的大白塔。它不愧是我国古代建塔史上的一项奇迹。多少年来的漫长岁月,大白塔不仅经住了风雨的侵袭和地震的考验,迄今仍完好地屹立着那里,还成为佛教信徒们顶礼膜拜、磕头还愿的圣地

婚俗 生育习俗
春节 庙会
游艺 其他节日
近代山西 古代山西
地方小戏 山西锣鼓
山西民歌 文化遗产
山西戏曲 万荣笑话
艺术人物 艺术研究
三晋王侯 政治名家
山西名将 历代佳丽
文化名人 当代名人
名人与山西 名人故里
特色晋菜 特色面食
地方名吃 名酒名醋
五谷杂粮 地方特产
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