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习近平强调,坚持“一国两
当前位置>>关庙寻踪内陆
泉州关帝庙守护两岸民众福祉的神灵
2015-08-14 10:18:47    华夏经纬网

  在泉州涂门街,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帝庙,每年进香的信众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泉州关帝文化作为闽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泉州地处海边,古时,很多闽南人到四大洲五大洋,所以最早泉州神为海神。明太祖朱元璋信服关羽,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7座关帝庙。当时泉州刚经历改朝换代,经济不发达,要建一座庙不是很有能力,就将这间水神庙换作关帝庙。这样,从明初到现在已有600多年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仅剩下了几座,而香火最盛的依然是这座关帝庙。在很多人心目中,关公是神通广大、有求必应的神明。因此,不论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职,他们都要到关帝庙抽签,希望得到指点,以求心理上获得安慰,而签诗就成了人们与神明沟通的方法。与其他寺庙相比,关帝庙的这部签诗文字更文雅,内容更丰富,这无疑也吸引了更多的信徒。宋元以来,泉州商业贸易盛行,传统商业文化强调“守信用、重承诺”的美德,而关公则成了这种美德的代表,被奉为商业的保护神,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武财神”。凡做生意的人,都要到庙里来求财祈福,并捐一些香火钱。

   现存的关帝庙为1927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进行全面整修。庙坐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的庙宇组成,均为三进,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庙宇内随处可见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

   古代泉州,发生大瘟疫时,都要请出关帝像出巡。最近一次是在1943年。当时鼠疫流行,泉州关帝庙董事会请关帝出巡,关帝坐十六抬大轿,前面是二帝岳飞,坐八抬大轿。关帝像所到之处,沿途民户设香案迎接,鞭炮声震耳欲聋,民众纷纷跪迎念祷,争相出钱替换抬轿者,以求消灾免祸。

   如今的关帝庙,每逢节日,庙前人山人海。人们结拜兄弟时,要去关帝庙换金兰谱,发誓仿效刘、关、张“桃园结义”,永不变心。做买卖的视关帝为财神,希望互相间以义气为重,和气生财。航行于海上的人除奉祀妈祖外,在船中也往往奉祀关帝。生病时,要去关帝庙占卜抽签,甚至祈雨也找关帝帮忙。

   作为我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关帝信仰于明末清初,随大量先民带入台湾。在台湾先民的心目中,关帝作为来自故乡的神明,既能一如既往地保护他们,还是他们心目中故乡文化的一种象征。因此,台湾先民对关帝信仰的认同也是一种对故乡文化的依恋和对故乡文化的认同,这也是关帝信仰在台湾得到广泛传播、盛传不衰的原因。

婚俗 生育习俗
春节 庙会
游艺 其他节日
近代山西 古代山西
地方小戏 山西锣鼓
山西民歌 文化遗产
山西戏曲 万荣笑话
艺术人物 艺术研究
三晋王侯 政治名家
山西名将 历代佳丽
文化名人 当代名人
名人与山西 名人故里
特色晋菜 特色面食
地方名吃 名酒名醋
五谷杂粮 地方特产
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