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习近平强调,坚持“一国两
当前位置>>内涵
关帝文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
2015-08-11 10:42:07    华夏经纬网

  赶到解州关帝庙,已错过了第20届关公文化节开幕式,然而,落在地下的烟花炮硝,萦绕在空中的枭枭浓香,还不时扑鼻而来。

   关公,我来迟了吗?

   一部《三国演义》成为传世的四大名著,也造就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关公形象。文武之道,只知文圣孔子儒家学说传咏千载,武帝关公受人礼拜千年,关公文化何时成为开篇?记得运城解州关帝庙活动之初,如何定位,给一个恰当的名分。愚弟海生曾有一番感慨:关公神、勇、忠、义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关帝庙更是一种文化遗产。关帝庙活动定位文化节为宜。这番话四两拨千斤,从此,关公文化节便20年坚持下来。

   走进关帝庙,犹如打开一部书,一部《三国演义》,这里浓缩了关公的生平,关公文化都写在上面。时间退回到一千多年前,硝烟弥漫,旌旗猎猎,战马嘶鸣。我看到桃花盛开下刘备、关公、张飞桃园三结义,我看到关公辕门酒温斩华雄,我看到刘关张三英战吕布,我看到关公挂印封金辞汉相,我看到关公过五关斩六将,我看到关公败走麦城遭杀害……于是,在关公身上读到豪壮、读到义气;在关公心里读到忠诚、读到善恶。从而,感悟到“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的真谛。

   在这部上接苍冥,下连黄土,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河东,是硕大无朋的典藉。关公作为三国一位武将,在当时并不为人十分关注,死后历代统治阶层以关公的“忠”、“诚”、“信”、“义”,通过加封、赐匾、祭祀等活动,被封为“大帝”、尊称为“武圣”。让人们虔诚地从关公身上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品格。他不象孔孟有学说礼教,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如果说有关公文化一说,是否可以与孔孟齐名,但应该肯定地说,这些年叫的更响、更明晰了。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在这里通过对关公的祭拜,接受忠于国家和民族,勇于保家卫国的教育,从而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当种族、民众之间有矛盾、分歧,力图通过对关公的赞扬、肯定和对关公文化的认同,去弥合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的分歧与不同;在物质、金钱的欲望对正常的人性和人际关系造成挑战,形成侵害之际,那些恪守传统道德的人们,则来到这里,从关公身上寻找坚持信义和忠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楷模;当生计坎坷或身处逆境,也会来到这里,找到值得仿效的榜样,即象关公那样“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无疑,关帝文化是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感化的神圣殿堂。

   关公文化看似简单,其实内容丰富,寓意深奥。一位学者曾对我说,关公文化博大精深,越学越觉有味儿。初读之,止于心灵对关公的直接感悟,敬仰之心,怦然而动。后读之,会感到主观臆想与关公思想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再读之,身如化境,变为自觉准则。一位作家在对关公文化研究后,翻阅大量史料,不惜笔墨,写了几万字的文章,为关公华容放曹辩,为关公拒婚辩辱使辩。举证之切,举例之凿,情真意切。关公文化,是无止境的,随着时间推进而延续,怕不是几代人就能攀止顶点。这也好,达到顶点就到了止境,也就捆了住的想象翅膀,不妨留下期待和想象的空间,让后人发扬光大吧。这正是关公文化传承不泯的基石。

   绝对不可小视关帝庙中每一座建筑,每一尊塑像,每一块匾额,每一幅画面,每一株松柏,每一种仪式和每一种氛围的教育和感化作用。那傲然矗立的一座座牌坊,就是丰沛的非文化遗产,就是研究关公文化的纪念碑、回音壁、备忘录。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总占地面积约66600余平方米,内外古柏苍翠,百花争艳。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假山、白描阴刻人物、构思奇巧,刻技颇高。“大义参天”、“精忠贯日”、“气肃千秋”、“威震华夏”历代帝王的心迹,展示不同朝代的书法文化。刀楼、印楼、春秋楼,殿阁嵯峨,气势雄伟;屋宇高低参差,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其春秋楼和崇宁殿不失为建筑的精品,有极高的研考价值。那春秋楼的关公手执“春秋”,爱不释手,天天月月,一直读了一千多年。那庭院间古柏参天,藤萝满树,草坪如毡,花香迷人,弥漫着氤氲生活气息,可是一部“春秋”赋予的吗?那一幅又一幅生动形象的石雕、木雕故事画面,无不默化潜移向人们传输着道德理念;那高悬着的帝王题词匾额,无不提醒人们关公文化的道德思想,那立柱上雕刻着的蟠龙,栏杆上雕塑着的雄狮,那春秋楼两株柏树组成飞龙态势,无一不在告诫来人们,关公文化神圣无比,容不得亵渎和轻视。明人吕子固在《谒解庙》诗中,曾无限感慨地吟咏道:“正气充盈穷宇宙,英灵烜赫几春秋。巍然庙貌环天下,不独乡关祀典修。”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关公的崇拜和敬仰,以及关帝庙遍布天下的盛况。

   解州关帝庙这座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的古老庙宇,其文化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作为珍贵的文化遗存,将永远向后人揭示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它用实物而非文字的形式,向后人真实而形象地述说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它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实物宝库和实物载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一份宝贵遗产。它在现在和将来,都将成为一条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认同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无疑,它也是一面镜子,使今世及后世的人们,于其中观照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为现在和将来的道德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读关公文化从一部《三国演义》中可以汲取,但解州关帝庙更能直观地感悟、领会。你信吗?

  文章来源:新华网

婚俗 生育习俗
春节 庙会
游艺 其他节日
近代山西 古代山西
地方小戏 山西锣鼓
山西民歌 文化遗产
山西戏曲 万荣笑话
艺术人物 艺术研究
三晋王侯 政治名家
山西名将 历代佳丽
文化名人 当代名人
名人与山西 名人故里
特色晋菜 特色面食
地方名吃 名酒名醋
五谷杂粮 地方特产
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