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综合新闻
一名台胞的中秋三地情:千里共婵娟 团圆情不变
华夏经纬网   2020-10-02 08:40:22   
字号:

一名台胞的中秋三地情:千里共婵娟团圆情不变

游智彬在杭州创业打拼。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网杭州10月1日电(郭其钰 苏礼昊)10月1日一早,台胞游智彬就赶往家附近的菜市场,采购各类新鲜时蔬、肉类和水果。这个中秋节,他将为浙江杭州的朋友们准备一顿特色台湾美食。

  自2012年从台湾来到杭州实习,游智彬已在大陆打拼8年。期间,他在杭州创立公司做了老板,也成为一名山东女婿,不同身份让他在中秋节常常往返于杭州、济南和台湾三地。对其来说,尽管每年“去哪过节”这道选择题的答案不同,但不论身在何处,思念不变,团圆不变。

  “心在何处,团圆便在何处”

  来大陆创业后,游智彬在台湾过中秋的次数越来越少,但他对家乡过节的浓厚氛围仍印象深刻。

  “在台湾过节特别热闹,我会和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吃烤肉、吃柚子。”游智彬说,台湾十分重视中秋节,在那一天整个家族都要团聚。

  游智彬告诉记者,台湾人过中秋的重头戏是烤肉。不论是在自家院子还是街头巷尾,人们都会摆上案条,生好炉子,在汗流浃背的烧烤过程中与家人共享团聚的幸福。

  “几年前我和太太回台湾拍婚纱照,那也是我为数不多回台湾过中秋的日子。”游智彬坦言,创业艰辛让他减少了回家过节的次数,但往返于两岸的时光,也印证着两岸融合发展、割舍不断的情缘。

  受疫情影响,许多台商今年没有回过台湾。“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没能回台湾,但我也为亲人寄去月饼,通过视频送上祝福,因为心在何处,团圆便在何处。”

游智彬在杭州创业打拼。 受访者 供图 摄

游智彬在杭州创业打拼。 受访者 供图 摄

  “两岸对团圆的期待是一样的”

  2008年两岸实现“大三通”,越来越多的年轻足迹跨越浅浅的海峡,成就了一段段“海峡情缘”。游智彬也在这一年认识了一位山东姑娘,之后与其结婚生子。

  “从那时起两岸间的交流变得频繁起来,我太太是浙江大学的交换生,我是台湾政治大学大陆研究所的研究生,我们也是在中秋节相识的。”游智彬说,两岸的开放交流让他受益颇多,不仅收获事业上的成功,还拥有了幸福的家庭。

  为方便妻子和父母团聚,近年游智彬也经常回到妻子的老家过中秋,“妻子的家人都在山东,平时她在杭州工作,与父母相聚的机会很少,过节更要多陪陪家人。”

  不同于台湾家家户户的烤肉狂欢,山东“大家族”式的中秋晚宴让游智彬觉得,大陆家庭的情感流露更加朴素和含蓄,“虽然表达情感的方式略有不同,但两岸对团圆的期盼是一样的,也体现了两岸一家亲。”

  在“新故乡”打拼新天地

  在游智彬看来,台湾是其血缘意义上的家,而杭州是他打拼的新家。“日久他乡是故乡,在哪里打拼出一片人生新天地,哪里就是新故乡。”

  2012年,游智彬加入台湾高校学生浙江实习团,进入义乌一家箱包企业实习,之后他选择留在杭州,从零开始创业。2017年,游智彬成立了一家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公司,事业逐渐步入正轨。

  “大陆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在这里的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成长。”对于大陆的创业环境,游智彬频频“点赞”,“我能体会到大陆创业环境的开放和包容,也能感受到大陆对台湾青年的帮助支持。”

  在大陆生活8年,游智彬不仅为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兴奋,也因传统佳节的浓厚氛围倍觉亲切,“只要心怀思念,千里共婵娟,亦是团圆。”

  春江花月夜,游智彬和家人在其乐融融中感受着团圆的意义。而对于更多像他一样的台商来说,这个夜晚也承载着他们在大陆创业的追求,续写着两岸共团圆的美好期盼。(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两代台青的中秋之味
·台胞话中秋:不同的庆祝方式、不变的团圆意蕴
·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亮灯
·在邕台胞中秋茶话会演绎情景剧 表达两岸血浓于水骨肉亲情
·“两岸共联欢,中秋庆团圆”——2020湘台青年文化交流节启动
·湖南高校湘台青年共庆中秋 两岸校友云端团圆
·2020海峡两岸中秋灯会在“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点亮
·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周在福建漳州启动
·任何困难都割断不了血脉亲情
·台湾开放持团聚证大陆配偶申请入台
·亲望亲好,共克时艰——海峡论坛上两岸人士共话携手抗疫
·陆炳文、谢文清联合献赠孙中山瓷像 预祝海峡论坛顺利成功
·好物一网打尽!快来走进“920就爱你”海峡两岸电商购物节
·两岸民间交流盛会彰显走亲走近主流民意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