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综合新闻
超八成高中生都是近视!你的眼睛就是被它毁掉的
华夏经纬网   2020-06-06 00:33:36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6日电(记者 张尼)“不戴眼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高中”,近日,网友在网上的一句调侃反映出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健康问题——近视高发。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在中国,高中生的近视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6日,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拯救“小眼镜”。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医生正在给患者验光。 钟欣 摄

  数据堪忧!超八成中国高中生近视

  屈光不正中的近视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且年龄跨度最大的眼健康问题。其中,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在致盲原因中占相当高的比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5日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数据,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来自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同样印证了不容乐观的形势。

  2019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一份《世界视力报告》。报告中估计,全球至少有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至少10亿人的视力损伤问题原本可以通过预防避免。

  而在中国,视力受损的人数也十分惊人。

  上述报告回顾多个流行病学调查称,在中国部分地区,40岁以上成年人中干眼症发病率约为30%,农村地区翼状胬肉发病率达33%,城市青少年近视率则高达67%。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成元凶之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视力障碍,特别是近视的困扰?

  《世界视力报告》中分析称,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和获得眼科护理机会有限,是视力障碍人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尤其如此。

  现代社会人们长时间待在室内从事大量“近距离工作”,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有近视问题,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降低这一风险。

  而在中国,学业压力大、缺少户外活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整体防控意识低等因素被眼科专家认为是导致近视高发的主要因素。

  早前,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网民已达1.75亿。

  而2019年8月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中则提到,儿童在上学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为43.24分钟,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更长,平均为96.27分钟。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在日前国家卫健委举行的发布会上强调,电子产品里面的内容设计更具有吸引力,人们在看电子产品的时候,花的时间比看纸质产品还要多。另外,电子产品展示的文档、阅读画面和纸质的不一样,调节对比敏感度不一样,眼睛接收的各种光波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电子产品对眼睛的损害往往更严重。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韦亮 摄

  国家目标: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应降至38%以下

  近视问题目前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

  为做好近视的防治工作,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就同时发布了《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三部指南。

  同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曾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方案》中提出了降低近视率的目标——到2030年,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2019年10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又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指导科学规范开展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技术能力。

  而从2016年至2019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连续4年聚焦在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可见,近视防控已成为国家战略。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近视患者检查视力。 黄丹 摄

  关于近视的几个错误认识:

  误区一:幼儿视力不用经常检查?

  视力发育一般在5-6岁基本成熟,然而处在学龄前的儿童视力还在发育之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视力也不同。如果各年龄段的视力一样的话,就说明已出现问题。

  所以学龄前儿童的视力检查最好半年一次,防止出现视力发育滞后,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误区二:眼镜不能戴,越戴越坏?

  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只是假性近视不用治疗,或者觉得眼镜一旦戴上度数会越来越深,不肯给孩子配眼镜。

  但眼科专家表示,如果发生了近视,不戴眼镜,孩子看远处不清楚,反而容易引起近视的迅速增加。如果配一个合适的眼镜,反而有利于他的视力发育,有助于近视的控制。

  误区三:近视做个手术就好了

  现在近视眼做的手术和戴眼镜一样,是矫正屈光不正,眼睛还是近视眼,相当于戴了个凹透镜。虽然能看清了,但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近视眼还会再次发生。

  误区四:相信“神器” 能治愈近视

  到目前为止,近视眼是可以矫正的,但还没有治愈近视眼的方法和技术。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小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预防近视小贴士:

  一、当我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使用时间不要过长。阅读纸质内容看40分钟,电子产品要控制在20分钟,然后就让眼睛放松一下。

  二、屏幕不要把对比度选得太高、太亮,这样进入眼睛视网膜的亮度会超过我们所需要的生理阈值。

  三、我们在专心的时候,眼睛不自主瞬目频率会下降,也就是闭眼睛的频次大幅下降。这会把角膜暴露给外界干燥的空气。所以一定要主动在阅读、工作的过程中眨眨眼。

  四、保护眼睛,望远是最重要的。用一段时间眼睛后,一定要强制自己走到窗口,看5米以外的物体10分钟。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工行广东分行携企业向四川扶贫项目捐款1100万元
·甘肃生态“藏家乐”升温:“麦场变山庄”村民享集体红利
·甘肃白银市郊黄崖沟:百亩撂荒地渐变“牡丹谷”
·青藏高原东部门户各族儿女心手相连: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新力负债稳中有降,新力控股2019年经营业绩继续向好
·古越龙山战略转型,盈投控股为其扩产
·瑞银信:合规持牌依然是大数据时代的主旋律
·恒信东方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开展课题合作“积极天性与AI合家欢” 助力中国学前教育新变革
·玖富新思维“六化”系列之科技化:集聚AI优势助力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
·来自芒种时节的用车体验,奔奔E-Star让家庭事业两丰收
·天安金交中心聚焦金融科技,以创新践行普惠金融
·好音质的秘密 vivo TWS Neo搭载14.2mm超大单元
·“资汇常德 投赢未来”2020柳叶湖创投峰会敲定
·巧妙布局小器鬼筒灯,打造不同家居空间灯光氛围
 
推荐阅读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
·2021服贸会:数字开启未来,
·聚焦东京奥运会
·2021国际博物馆日:探索博物
·本土确诊病例暴增 关注台湾新冠
·短视频侵权被联合抵制 "先授权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
·著名品牌抵制新疆棉花惹众怒
·回顾2021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 实证
·2021:关注两会·关注国防
·走进“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