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京报专区
街头暴打不是教育子女正确姿势
华夏经纬网   2020-06-09 14:54:13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第三只眼

  “街头暴打”从来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周末网传的女子街头暴打未成年女孩的视频,有了正式通报。西安网警通报称,视频中成年女子与小女孩系母女关系。5月5日,该女子因被女儿学校两次约谈而气愤,于是对其打骂体罚。西安警方已对该女子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带女儿去医院就诊。该女子表示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坚决改正。

  视频里,该女子又是用自行车撞女孩,又是对其猛扇耳光,行为之粗暴,观之令人愤怒。小女孩被连续痛击,无力闪躲,更是让人异常心疼。

  当时很多人担心:这到底是怎样的恶妇敢对孩子如此施暴?有人还在朋友圈悬赏1万元寻找这名施暴女子。而“女子丢垃圾后,对捡起垃圾的小女孩恼羞成怒暴打”等说法一度传开。

  现在,警方的一纸通报揭开了事情真相,这是家长体罚孩子,而非人们之前想的那么可怖。但即便如此,家长如此痛殴孩子,还是非常不妥。

  首先,不管是不是在教训自家孩子,这都是一场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这种暴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应该发生,也不为法律与伦理所容忍。家长有管教孩子的权利与义务,但没有随意体罚的权利,如果因此造成子女受伤,也会触犯法律。

  从视频画面来看,这不是一般管教,而是一种严重的体罚。这种突破必要限度的体罚,除了可能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也会给孩子留下巨大阴影,影响其人格正常发育。

  视频引发关注后,当地警方已对涉事母亲批评教育,这种重视舆情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从涉事母亲对孩子体罚的暴力程度、情绪失控程度来看,此事显然不能止于“批评教育”“认识到错误、坚决改正”这一步。

  众目睽睽之下,涉事母亲在大街上就能大打出手,那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女孩又会有何种遭遇;在这个家庭之中,这种行为属于偶发事件还是经常发生;如果此前存在暴力体罚行为,涉事女孩如今的身心健康状况如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相关方面显然有必要继续追踪介入、全面调查,如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追责。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懂得如何以一种理性恰当的方法教育犯错的孩子,愚蠢的父母只会诉诸暴力。一些人在教育理念上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讲,成年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按捺不住愤怒,却可能反映了他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冲动控制障碍,但很多家长对此却不自知。

  教育子女是一门大学问,而家长能够克制自己的愤怒正是其中之一“打开方式”。孩子犯了错误,动辄拳脚相加,既达不到教化的效果,反而会恶化形势,助长逆反心理。有时候需要“教育”的不只是子女,可能也包括作为育人角色的父母本身。

  回到该事件上,社会各方也不宜因当事二人的母女关系,就将“女子用自行车撞击并掌掴女童”视作“家丑”“家庭私事”,更应站在反暴力角度去审视,对其依法处理。

  □喻辛(媒体人)


来源:新京报(http://www.bjnews.com.cn/)

 

责任编辑:徐亚旻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中学烂尾”:民生工程何以成了闹心工程
·邓世平被认定工伤,是实现正义应有之举
·别再让武汉大学老牌坊“孤悬”闹市
·理发洗脚走过场,政府购买服务岂容弄虚作假
·市长出庭向污染企业索赔:重申生态环境保护守土有责
·制定“直播带货”标准,三个问题很关键
·被冒名成“毒贩”10年,纠错不该这么难
·增加免责条款,为见义勇为免除后顾之忧
·把“皮皮鲁”还给郑渊洁
·网络文学达成新“契约共识”:守护青山,赢得未来
·在商场内“遛”海象,起码的保护意识呢?
·抗癌博主“卖惨”风波:别因弱者弱点否认求助正当性
·风雨声、流水声、鸟叫声……80后小伙化身大自然录音师
·世代守护上百棵百年以上米椎树 迎来致富奔康“金山银山”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