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热门评论
马青:禁食狗肉,以安全和卫生为名
华夏经纬网   2020-06-09 15:28:15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作者:马青

  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首次明确了家畜家禽的种类和范围。这份《目录》中,有一个倍受关注之处,那就是狗没有被列入《目录》,即不列入畜禽管理范围。

  每次社会舆论讨论“能不能吃狗肉”的问题时,都会有人问:猪牛羊能吃,狗为什么不能吃?现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这份《国家畜禽资源目录》不将狗列入其中,应该是对这个问题的官方回答。

  《目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重要配套文件,出台目的是确定哪些动物属于家畜家禽,从而明确哪些动物的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于《畜牧法》管理。这份目录包括的是传统畜禽和特种畜禽,它们都是为人类提供食用或皮毛等用途的养殖类动物。而狗与这些畜禽的最大差别,就是其功能定位的不同。

  狗对人类而言,是情感寄托的宠物,是导盲、陪护的伴侣,是放牧、打猎、搜救、缉毒、检查、护卫、运输的工作搭档,是忠诚的朋友,是亲密的伙伴。这倒不是今天才有的定位,因为狗这种动物从最开始出现,就确立了和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著名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兹的《狗的家世》一书中就提到,狗在被人类驯化之初就有别于其他畜禽,是作为同伴,而非单纯的工具和食物。

  当然,由于狩猎和农耕两种文明形态的不同,人们对狗的态度也有一些区分。狩猎使人们更重视狗,像我国这样的农耕文明则会弱化狗的作用,甚至将狗也作为“储备粮”。或许是由于这个缘故,直到今天,我国有些地方仍然有吃狗肉的喜好,并将之视为传统或特色。从这种复杂性出发,在“能不能食用狗肉”的讨论中,也最好不要用“文明”与否的道德判断来评价吃狗肉的习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食用狗肉是理所应当的做法。照理说,对于非保护动物,将其作为食物还是宠物只是一种情感偏好,无所谓对错。但问题在于,在“能不能食用狗肉”这个问题进入公共管理层面时,它还同时成为了一个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议题。

  在很多相关报道中,都有养殖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很少有真正规模化养殖肉用狗的基地,市场上的食用狗肉多是以散养狗为主,来源复杂。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狗并不适合以食用作为用途进行规模化养殖。首先,并不存在“肉狗”这个品种;其次,狗的“料肉比”高,还要考虑疫苗防病的成本,饲养成本太高,将狗单纯养来吃肉是很不经济的事。而因为狗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畜禽,也就没有相应的检疫标准,这样的狗肉是否卫生安全,也值得疑惑。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中国狂犬病疫情的分布明显和吃狗肉的习惯成正相关,而不是和宠物狗数量正相关。我国狂犬病发病死亡人数最高的省份,正是有着传统食用狗肉习惯的广西。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食用了没有进行彻底灭活的病狗肉从而被感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运输和屠宰过程中也存在感染风险。因此,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而言,在食物来源已经相对充足的现代社会,狗也已经并不适合作为肉食来源。

  每次讨论到“能不能食用狗肉”的问题,舆论场都必然出现一场分裂。但是,此前《目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在有关“狗是否列入《目录》”的意见中,大多数都赞成狗不列入《目录》。这是因为,这份目录的公布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和前提,那就是疫情当前,国家出台规定要求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同样基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考虑,有些饮食偏好,也是时候被放弃和改变了。(马青)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徐亚旻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杨三喜:“体罚学生吐血”反转,对“校闹”还需依法治理
·赵志疆:“网红蹦床”不能成为管理黑洞
·敬一山:骂法官打交警围国土局,“黑老大”何以横行十年
·任然:网红雪糕叕爆质量问题,“红”了就可以任性?
·马涤明:“副市长闯红灯”被通报,本不该成为新闻
·街头暴打不是教育子女正确姿势
·“中学烂尾”:民生工程何以成了闹心工程
·邓世平被认定工伤,是实现正义应有之举
·别再让武汉大学老牌坊“孤悬”闹市
·理发洗脚走过场,政府购买服务岂容弄虚作假
·市长出庭向污染企业索赔:重申生态环境保护守土有责
·制定“直播带货”标准,三个问题很关键
·被冒名成“毒贩”10年,纠错不该这么难
·增加免责条款,为见义勇为免除后顾之忧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