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媒体时评
让司法公正成为正义之源
华夏经纬网   2016-03-14 10:05:25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今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两高”工作报告。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最高法和最高检的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陈满案。最高法工作报告中说,依法纠正陈满故意杀人、放火案等一批重大冤错案件,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健全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最高法工作报告附件中介绍,此案系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浙江高院异地再审并依法纠正的错案。(3月13日《新京报》)

  “两高”工作报告同提一个案件,足见其代表性与典型性。陈满案的典型性还在于,陈满是国内已知服刑时间最长的蒙冤者;最高检把这个案子当做一个错案提出抗诉,这是史无前例的;海南省高院副院长代表海南省高院向陈满鞠躬道歉……无论是“深刻汲取教训”,还是“依法纠正错案”,陈满案都要成为促进司法公正的新起点。典型的冤案重审与昭雪,“迟来的正义”恰恰是一种鞭笞。一起起疑案再查与冤案昭雪,既是司法进步的见证,又要成为司法反思的契机。

  谨记“不败坏源头”的司法责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十次犯罪为祸尤烈,因为这些犯罪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源头败坏了。”鉴于此,“不败坏源头”是司法的底线、法治的底线,进一步讲,司法实践必须追求与担当法治正义的源头、社会公正的源头,或者说,让司法成为正义之源,正如有关人士所指出的,唯有对生命敬畏、对程序尊重,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才能绘就一幅法治中国建设的美好图景。

  法治中国的建设,依法治国的推进,都离不开司法公正。司法公正不能“既往不咎”,司法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一个个疑案的反思与纠正中得到彻底改变。如果现阶段不能够解决“雪中送炭”问题,司法也难以实现为法治中国“锦上添花”。如果说,迟来的正义也具备“正义基因”,那么,公众更期待着今后不让正义成为“迟来的爱”。

  司法公正只有进入新常态,才能开启司法的正义之源。“疑罪从无”等理念要铭刻于司法全过程,成为今后一切司法实践的重要准则。曾经为多起冤案涉案者辩护的朱明勇律师认为,越来越多得到平反的冤案贯彻了“疑罪从无”的理念,这跟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推动冤假错案责任倒追等大背景都密不可分,而新刑诉法中对证据规则的修订也将进一步推动“疑罪从无”冤案的平反。有人称,疑罪从无是冤案平反的新“密码”。事实上,疑罪从无更要成为司法新常态的法治共识。(李云)

来源: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侯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京沪粤新老检察长眼中的司法改革
·司法供给侧改革:从公开公正到公信
·司法如何观照“少女毁容案”的冰冷现实
·电信诈骗案数额最高上亿 最高法:将加大惩处力度
·最高法:司法责任制改革后确有可能出现同案不同判
·“儿子平反父母进去”能让人相信司法公正吗?
·姜洪:上访老教师“历史遗留问题”还要留多久
·裁定梁彼得过失杀人,理由之间自相矛盾
·网上追逃抓错人,岂能一纸释放证明了事
·五分钟庭审一起刑事案件 速裁南京试点效果显著
·甘肃零容忍惩治司法腐败:从严查处“诉讼掮客”
·最高法出台规定 规范海事案件受案范围
·无辜男子遭“跨省追逃” 被拘半月看守所内过年
·“网购仿真枪获无期徒刑”少年狱中申诉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