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媒体时评
“申遗成功不涨价”应成共识
华夏经纬网   2014-06-24 14:08:37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处。(6月23日《长沙晚报》) 

  丝绸之路,见证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对话与融合;大运河,印证着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二者联袂入遗,可喜可贺。不过,在高兴之余,人们不免有些担忧,申遗成功后相关景点门票会不会随着身价提升而水涨船高呢?

  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以往一些景区成为“世遗”后,门票大幅上涨几乎成为惯例。2008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次年6月南靖土楼田螺坑景区、华安大地土楼群等门票就分别上调五六十元。而纵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九寨沟、皖南古村落等著名景区,也都在申遗成功后纷纷涨价。

  申遗的目的,旨在唤醒全社会对于珍贵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申遗成功成为“涨价有理”的代名词,人文自然景观变成“看不起的风景”,这显然有悖于申遗的初衷。同时,更可怕的是,由门票涨价所形成的“申遗经济学”,无形中会误导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的思维理念——盲目追求商业利益,忽视对遗产的保护。比如,丽江古城为了商业开发,盲目地将原住的纳西族人口迁出来,导致世界遗产原本的真实性变了味;故宫长期处于旅客接待超饱和状况,过多的旅客对故宫的路面、台阶、彩绘、局部装饰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害……

  涨价赚了个盆满钵溢背后,落实到保护上的资金却极为有限。有调查显示,一些景区门票收入除去上缴政府、财政、旅游公司和维持人员开支的资金,平均用到遗址资源保护上的资金往往不到10%。乡土建筑保护专家、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指出,有些“申遗”之所以“变味”,源于有的申请者动机不纯,单从坐收渔利、追求政绩的角度出发,导致遗产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严重损害其价值。

  与一些景区热衷涨价形成鲜明对比,2010年澳门老城区最核心区域的25幢建筑和8处广场空间打包“申遗”成功后,非但没有增加票价,反而被辟为“免费参观区”,任何人皆可自由观赏。澳门官员解释说:“我们用公费维护世界遗产,希望通过它来教育市民,也通过它让外来的游客了解澳门,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掏老百姓的口袋!”这种责任和担当令人敬佩。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河南嵩山、湖南崀山等景区在申遗成功后均表示不会涨价,此次大运河入遗后,杭州也立即承诺坚持“博物馆不收费、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的运河综保“三大目标”不动摇。“申遗成功不涨价”不仅是给公众吃了颗定心丸,更是政府立下的一份军令状,明确了政府加大投入保护世遗的责任和使命。有必要让这一理念成为共识,推动各地走出“重申遗轻保护”的怪圈,下大力气保护好这些瑰宝。(张枫逸)

来源: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毛建国:大运河保护更大挑战在申遗后
·大运河成功申遗涉及全国8省份 山东15处遗产入列
·申遗成功是复兴丝绸之路的序曲
·王传涛: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喜与忧
·大运河“入遗”不只关系旅游
·大运河申遗成功背后:审议时遭日本等国“加塞儿”
·大运河申遗成功 专家:提高北京通州知名度
·大运河申遗成功 专家:后申遗时代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双双成功 中国世遗总数47项
·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官方承诺给予最好保护
·鼓浪屿拿到“申遗入场券” 冲刺2016年申遗
·南京盐水鸭领衔“三菜一茶”申报国家饮食非遗
·武汉热干面冲击国家级非遗 中国饮食无世界级非遗
·唐崖土司城冲击“世遗” 框架结构媲美故宫(图)
 
推荐阅读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
·2021服贸会:数字开启未来,
·聚焦东京奥运会
·2021国际博物馆日:探索博物
·本土确诊病例暴增 关注台湾新冠
·短视频侵权被联合抵制 "先授权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
·著名品牌抵制新疆棉花惹众怒
·回顾2021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 实证
·2021:关注两会·关注国防
·走进“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