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媒体时评
灾区重建大功告成社会重建任重道远
华夏经纬网   2012-05-14 13:18:59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今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日。

  5·12,是中华民族抹不去的痛、抚不平的伤痕,每年的5·12,我们都会黯然神伤。但我们又必须强忍住泪水,高昂起头颅,更坚定地前行,也唯有如此,才可告慰8万个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

  今年的5·12,恰与母亲节相先后——5月13日是母亲节。《南都周刊》在微博中如此写道:“祭奠这个让我们失去无数伟大母亲的日子。这是世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废墟下的母亲双膝跪地,身子前倾,成匍匐姿势。在她身下,被子裹着一个三个月大的婴儿,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还在安静地睡着。被子里有部手机,妈妈留下了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5·12四周年,四年来,是灾区人民从灾难中重新崛起的过程。从这几天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当中,我们看到了灾区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经济逐渐回升。面对四年重建的巨大成绩,我想每个人都会感到欣慰,而欣慰中不乏一丝自豪,因为四年重建,固然有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有援建者的艰苦卓绝,但灾区重建所需要的资金与物资中,也有我们每个人的捐献在内。

  但欣慰与自豪之外,依然有追问、有质疑。日前审计部门曾就灾区重建有一个审计报告,报告显示灾区遍地豪华办公楼,科级干部竟有66平米豪华办公室。于是《青年时报》的评论“含泪劝告灾区政府”,劝告他们不要把办公大楼建得过于豪华,“你们的办公室豪华程度少一分,学校教室的坚固就可以多一分”,一旦再次遭遇天灾,孩子们就可以免于死亡的恐惧。

  是的,我们必须追问,追问比总结成绩更重要、更有意义。需要追问的不仅是重建中的种种问题甚至腐败,还有经过这场人类的浩劫,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是否真正得到了洗礼?有条微博是这么说的:“5·12,汶川地震纪念日。诅咒那些贪污善款的混蛋们,愿罹难者安息,尤其向孩子们道歉,对不起,从豆腐渣到毒牛奶,从被拐到校车事故,我们对不起你们。”

  是的,即便没有地震,灾难依然在发生;即便没有地震,还是有生命的消亡;即便没有地震,还是有毒奶、毒胶囊;即便没有地震,还是有强拆留下的一堆堆废墟……灾区的重建眼见已大功告成,而整个社会的重建,依然任重而道远。(郭尔)

来源:青年时报  

 

 

责任编辑:徐海燕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每一个人都不应独承公共的命运
·老人已亡故两三年 乘车卡还月刷200元(图)
·昔日老师同窗忆“最美女教师”:乐观坚强胜男生
·男子辞职照顾重伤前妻3年 为治病负债十几万(图)
·网友自制明年休假安排 休19天就可换来60天出游?
·南京一商场禁员工喝开水 称为防止上班时间泡茶
·女教师车祸前推开学生截肢续:清醒时称要先救学生
·飞机发动机被鸟击中 航班延迟4小时起飞
·5姐弟救助317名孤儿 称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
·汽车持工提前一年被抢光 杭州高级蓝领缺口近万
·四川多景区否认5.12免门票 避免人流超出承受力
·杭州自编自选车牌号将进入“SB”阶段引热议(图)
·香港理工大学携手川大共同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
·可口可乐中奖易兑奖难 大超市兑奖不如小商铺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