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陆新闻
从未因时因事而改变,中国缘何坚定选择多边主义?
华夏经纬网   2021-03-10 08:42:40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两会观察)从未因时因事而改变,中国缘何坚定选择多边主义?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黄钰钦 李京泽)当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无论是抗疫合作还是疫后经济复苏,无论是全球治理还是区域发展,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国际问题待解。

  “面对世界上层出不穷的难题挑战,解决之道在于各国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两会期间的这一表态,表明中国始终将全球问题解决之道锚定在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之上。

  “多边主义始终是中国的坚定选择,从未因时因事而改变。”同时,王毅也再次向外界传递出中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守。而如何读懂中国眼中的多边主义,从一组数字中外界或可更清晰感知。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图为记者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采访。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50、20”

  对于中国与多边主义的关系而言,2021年无疑是一个特殊年份。今年既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与多边主义的关系更具有历史感。

  有评论指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多边合作,也理应成为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者,特别的时间节点给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提供了新契机。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融入国际体系,与国际社会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中国受益于多边机制的发展,同时这些机制也因中国的加入更加完整、更具代表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与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多边机制的良性互动成就了彼此,也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告诉记者,“50年”与“20年”的背景对于中国与多边主义的关系有特别的意义。以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的现实要求给中国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国有机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联合国事务,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助力新冠疫苗公平分配,凭借新发展格局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4”

  适逢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经济的衰退、意识形态的偏见以及一系列全球性挑战都把多边主义何去何从推到了世界的十字路口。

  其实,历史上类似的关键抉择并不遥远。4年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之时,全球化的“存废之争”一度兴起。当时,中国指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表明秉持多边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立场。如今,中国依然选择坚守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进程。

  观察家认为,近年来全球性挑战不断考验着各国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国际格局演变转折关头,中国以多边主义为解决方案,为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苏晓晖向记者表示,从4年前的“全球化存废之争”,到如今的“多边主义何去何从”,中国都在努力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

  “0”

  当多边主义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以零和博弈为特点的“伪多边主义”在当下更具迷惑性。有分析指出,“伪多边主义”的内核是零和对抗,而非包容合作。面对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唯有走出零和博弈的小圈子,方可真正实现合作共赢。

  “伪多边主义”不仅具有欺骗性,还具有危害性。阮宗泽以新冠疫苗的分配举例称,“伪多边主义”看重本国优先,进而造成的疫苗民族主义或拖累全球抗疫进程。

  王毅更是一针见血地指明“伪多边主义”的特征,“小圈子的多边主义”仍是集团政治,“本国优先的多边主义”还是单边思维,“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是正确的选择。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需要对多边主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崔洪建指出,“多边主义是旗帜,而不是幌子;是信念,而不是说辞”等表述都与伪多边主义形成鲜明对照,体现出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深刻理解。(完)

 

责任编辑:侯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外媒解码中国“十四五”:展现长远考虑
·议案“成绩单”公布,代表如何提“议”与表“决”?
·两会习语丨坚持以战领建,加强战建统筹
·事关“一老一小”!国家将有大动作!
·3月10日两会晨报:全国人大审议四个决议草案
·两会今日看点: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
·[两会.台声]国防部、外交部同日表态
·林郑月娥:特区政府将从三个方面配合中央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
·两会观察:民革中央提案中的台青声音
·最高法:坚持正确的审判理念 坚决防止“谁闹谁有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中新时评:核心技术攻关“十年磨一剑” “守初心”更须“沉下心”
·栗战书:今后一年将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首设发展安全专篇,“十四五”中国金融如何“精准拆弹”?
 
推荐阅读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
·2021服贸会:数字开启未来,
·聚焦东京奥运会
·2021国际博物馆日:探索博物
·本土确诊病例暴增 关注台湾新冠
·短视频侵权被联合抵制 "先授权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
·著名品牌抵制新疆棉花惹众怒
·回顾2021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 实证
·2021:关注两会·关注国防
·走进“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