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陆新闻
中国种业“翻身仗”:今已米面无忧 期待花果丰美
华夏经纬网   2021-03-07 10:34:21   
字号:

  (两会观察)中国种业“翻身仗”:今已米面无忧 期待花果丰美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中国种业“翻身仗”:今已米面无忧 期待花果丰美

  作者 李晗雪 夏宾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透露,正研究制定打好种业翻身仗的行动方案,力求10年时间实现重大突破。差距在哪里?如何攻坚?种业发展将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农业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带来专业解读。

  种源“卡脖子”,卡在哪?

  回顾种业发展历程,中国2019年粮食单产较1949年净增4.6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实现100%自给。中国用全球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但目前,家畜主要品种如白羽肉鸡等的祖代还主要依赖进口,一些高端蔬菜品种的种子也主要依赖国际大型种业企业供应。玉米、大豆单产水平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因此总结,中国虽是种质资源大国,但还不是种质资源强国;资源丰富,但创新利用效率不高。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程萍也指出,前一阶段,中国种业主要精力放在确保粮油安全上,在畜牧业、花卉、蔬果等方面,投入相对少,尚未做到精细化育种。

  “种业高新技术研究有待提升,尤其分子生物学利用方面,我们和国际大型跨国种业公司仍有距离。”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马传喜说。

  吴德介绍,中国育种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难与国际种业巨头竞争。

  弱项攻关,如何实现?

  程萍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予分子育种技术更宽松的政策,加快新技术发展。吴德表示,财政和企业需在种业领域坚持长期投入。育种过程往往需要10年至20年甚至更久,有了充分支持,才能让高端种业人才坐得住冷板凳,让种子工程久久为功,实现突破。

  有人才的基础上,需由国家集合资源、统筹组建国家级种子研发创新平台和共享平台。程萍将其类比为种业“航空母舰”。

  她认为,变过去各机构院所“分散作战”为“集群作战”,是追赶跨国种业巨头的必行之策。她今年还提案建议,可在科技、人才、资源(包括气候资源与基因资源)、经济、市场等方面综合优势突出的广东省先行先试,打造“种业硅谷”。

  有了大平台,就方便对育种材料进行分子标记。往后企业要进行培育,就可追溯母本材料的发明人,并进行相应利益分配。如此,科学家在研发中的贡献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精准改良 未来可期

  今天,中国已有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展望中国种业未来发展,有哪些变化可期?

  十多年前一次赴澳大利亚的考察,给程萍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看到,当地科学家已经在钻研改良橙子的形状、颜色、纤维量,进行精准的基因编辑研究。“不少民众喜欢新奇士橙等进口橙,其实国内也有很多好品种。但在颜色漂亮、外观整齐等指标上,精细化改良确实不够。”

  程萍表示,以前大家爱吃美国红提,近年随着国产红提、青提成功培育,买进口品种的人就少了。通过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精准改良品种,相信这样的例子会越来越多。平价优质的国产品种将让“车厘子自由”“草莓自由”不是奢望。

  她说,再如花卉,目前大家喜爱的大花蕙兰等兰花品种多为进口,价格相对昂贵。未来,我们也能快速培育出颜色更艳丽、甚至增添香味的鲜花品种,装点出更多彩的生活。

  老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几代农业专家努力下,中国已经行抵粮油不愁、米面无忧的阶段,种业发展还将带来何种丰美惊喜,令人期待。(完)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代表委员展望“十四五”:未来五年我们建设这样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
·谱写未来发展新篇章——代表委员审查讨论“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第一观察|一二三!总书记为何参加这两个界别联组会?
·两会今日看点: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和总书记一起议国是丨护生态、谋振兴,一步步走好发展之路
·播下希望的种子 描绘可期的未来——从全国两会看2021年中国发展六大新走向
·汇聚磅礴力量 奋进时代征程——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首现一长一短两个版本
·两会今日看点:人代会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好评如潮,亮眼成绩单振奋人心
·政府工作报告“金句”背后 我们致敬青山时是在致敬谁
·在新征程上书写发展新篇章
·3月6日两会晨报:人代会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