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陆新闻
两会前部长们重磅发声 释放这些民生信号
华夏经纬网   2021-03-03 08:50:44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李金磊)从2月22日到3月2日,国新办陆续召开了9场新闻发布会,这9场发布会均有相关部门的“一把手”出席,涉及农业农村部、国资委、民政部、商务部、人社部、科技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等部门。

  对于老百姓关心的房地产、延迟退休、养老金、粮食安全、物价、5G资费等话题,有关部门官员进行权威回应,释放出重要信号。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李金磊 摄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3月2日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很多人买房投资、投机,这很危险!”

  2021年1月,70城房价环比涨幅较上月有所扩大。面对楼市升温,深圳、上海等多地出台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

  对当前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3月2日在发布会上直言:“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这个市场要是下来的话,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还不上,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就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郭树清称:“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但是去年投向房地产的贷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相信,房地产的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

  “现在我们也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各城市‘一城一策’,推出房地产综合调控举措,目的是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逐步把房地产的问题解决好。” 郭树清说。

  

2月26日,国新办就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李金磊 摄

  2月26日,国新办就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正研究延迟退休具体改革方案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有关延迟退休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是民众关注的焦点。

  在2月26日的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游钧透露,目前,人社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方案既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经验,更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这些情况。

  游钧称,在方案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将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凝聚社会共识,要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

  

养老金资料图。来源:图虫创意

  养老金资料图。来源:图虫创意

  将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

  延迟退休箭在弦上,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也呼之欲出。

  人社部表示,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

  郭树清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很快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现在超过65岁以上人口已经占到了12%以上。现在的人和过去不一样,还是不怎么愿意提高出生率,这就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将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熹指出,第三支柱的作用不太一样,有它显著的特点:一是给高收入阶层个人养老提供一个渠道、提供一种方式。二是给新兴业态,新的从业人员、多种方式从业人员提供一种养老保障,这是商业保障。三是通过长期的养老保障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养老金能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去年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我国以空前的力度减免了1.54万亿元企业社保费,对养老金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少数省份养老金发放压力较大。

  今后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人社部部长张纪南给出“定心丸”:“请大家放心,我们能够确保养老金的准时足额发放。”

  张纪南称,养老保险当期能平衡,历史有积累,财政有补助,增值有渠道,长远有储备,另外,在实现省级统筹的基础上,也在加快研究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将进一步提高养老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资料图:护工正在和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 贵州省民政厅供图

  资料图:护工正在和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 贵州省民政厅供图

  将出台政策支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相对于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中国大多数老年人还是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失能老人增多,家庭养老遇到了照料精力、时间以及专业能力的挑战,也出现了家有一位失能老人,就会拖垮一个家庭的现象。

  据统计,5-10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将进入中高龄,我国将迎来一波养老照护浪潮,养老服务接受更大挑战和考验。

  如何提升老有所养的水平?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在2月23日的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部分地区探索发展了“家庭养老床位”这种新养老服务方式。就老年人来说,首先是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同时得到了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还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当中受到专业化的服务。

  据悉,下一步要制定家庭养老床位的规范标准,把它纳入养老服务监管范围,还要很好地布局养老服务机构作为支撑点,并出台政策来支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服务家庭养老。

  

资料图:收割机穿梭在麦田中,为农民丰收助力。刘浩 陈杰 摄

  资料图:收割机穿梭在麦田中,为农民丰收助力。刘浩 陈杰 摄

  “我们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去年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国际上许多国家纷纷捂紧自己的“粮袋子”,中国的粮食安全有没有保障?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2月2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粮食年年丰收,去年达到了13390亿斤,创了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增了100多亿斤。全社会的库存目前非常充裕,所以产销也好,库存也好。“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我们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

  唐仁健称,下一步,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尤其是把东北这个大粮仓保好、建好。

  

资料图:山西省太原市一超市,消费者正在选购猪肉。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云 摄

  资料图:山西省太原市一超市,消费者正在选购猪肉。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猪肉市场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

  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最为重要的食物,也是民生关注的焦点,2020年底猪肉价格一度回落,但2021年春节前又出现一波上涨,今年民众能否吃到比较便宜的猪肉?

  对此,唐仁健表示,去年以来,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支持恢复生猪产能,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截至2020年底,生猪存栏已经恢复到常年的92%以上,虽然春节前后价格有所上涨,但上涨幅度并没有前期那么大,随着新增的生猪产能陆续兑现为猪肉产量,猪肉市场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后期供需关系将会越来越宽松。

  唐仁健指出,预计今年一季度,即3月份前后,生猪产能将比上年同期增长四成左右,到6月份前后,生猪存栏可恢复到2017年正常年景的水平。今年下半年,生猪出栏和猪肉供应将逐步恢复到正常年景水平。

  

资料图:参观者在近距离观看5G室内路由器。<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蒋启明 摄

  资料图:参观者在近距离观看5G室内路由器。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未来5G资费水平还会进一步下降

  当前中国已经逐步进入5G时代,5G网络建设快速推开。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3月1日的发布会上说,从国内看,建设了超过71.8万个5G基站,5G的投资也超过了几千亿元,现在已经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用户规模也快速攀升, 5G终端连接数超过了2亿,可能是世界第一。

  对于大家关心的5G资费问题,肖亚庆表示,5G服务满意度,从发展的同期来看,比4G水平要高。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4G用户高出约50%,现在单价也降到了每GB 4.4元。这两年下降了46%,未来还会进一步下降。(完)

 

责任编辑:侯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两会今日看点:政协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将举行
·【两会特稿】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两会,年轻人@你!今年两会将给年轻人带来什么?
·近三年全国两会首场发布会回顾:哪些话题成为必答题?
·新台阶!超六成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人大网院线上学习
·聚焦“十四五” 全国工商联拟向政协大会提交提案48件
·极不平凡之年的政协答卷——人民政协一年亮点回眸
·全国“两会”用车体检须过37道关 电动车比例占10%
·房住不炒、规范长租房……地方两会透露出哪些楼市信号?
·中国多地两会释新信号 “高质量发展”成热词
·省级两会定发展关键词:卡脖子、双循环、全民健康
·中国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谋划“十四五”起步
·就业、蓝天、医保……各地省级两会亮民生成绩单
·2021年省级两会今起拉开大幕 各地年度成绩单将亮相
 
推荐阅读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
·2021服贸会:数字开启未来,
·聚焦东京奥运会
·2021国际博物馆日:探索博物
·本土确诊病例暴增 关注台湾新冠
·短视频侵权被联合抵制 "先授权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
·著名品牌抵制新疆棉花惹众怒
·回顾2021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 实证
·2021:关注两会·关注国防
·走进“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