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陆新闻
李克强详解中国“规模性政策”传递四大信号
华夏经纬网   2020-05-29 08:51:00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两会观察)李克强详解中国“规模性政策”传递四大信号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李晓喻 王恩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8日闭幕。会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详解中国经济应对疫情冲击的“规模性政策”。

  规模多大?

  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包括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等。

  李克强称,此次规模性政策筹措的资金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另外更大的一部分是减免社保费,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部分资金规模约为新增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的两倍。

点击进入下一页

    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够不够用?

  在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冲击背景下,此次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力度是否足够?

  对此李克强称,根据前期的经验和当前的形势,这一政策“应该是有力度的”。

  他强调,中国过去不搞大水漫灌,现在也还是这样。但特殊时期要有特殊政策,即“放水养鱼”。

  “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李克强称,在稳定经济的同时,要“避免起重脚,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

  他表示,如果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

点击进入下一页

    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有何新意?

  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经济不可能轻车走熟路。正如李克强所说,“不论是筹钱或者说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

  从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信息看,不同于以往依靠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思路,此次政策“组合拳”旨在以稳就业、保民生为抓手,达到纾困企业和激发市场活力的目的。

  谈及个中原因,李克强解释说,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而且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占90%以上。他并透露,这次所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因为这样做就可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

  李克强表示,因为疫情,中国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是疫情防控措施会抑制消费。“按这样的方向推动实施政策,也是面向市场化的改革。”

  怎么用好?

  有了资金之后,如何用好亦是一大问题。

  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特别国债和财政赤字的2万亿元资金将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李克强表示,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

  针对如何扩大有效投资,李克强指出,其重点是“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而且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投入。项目要有效益、有回报,要经过科学论证,按规律办事,不留后遗症。(完)


 

责任编辑:徐亚旻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中国首部民法典出台
·回应全球关切,李克强“隔屏”连答11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
·坚定维护全球化,中国两会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
·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写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之际
·决胜全面小康 共襄复兴伟业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与阿来共同见证“攀登者”
·政协大会落幕 特别之年“变”与“不变”
·台籍全国人大代表张雄的“双超”心愿
·两会火热进行中,看火箭军官兵关注些什么?
·“两高”报告中我最关心用司法呵护“少年的你”
·田野调查让人大监督“心明眼亮”
·防疫采集的个人信息,疫后需妥善处理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