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陆新闻
一批60后任省级法检两院掌门人 名校毕业异地空降
华夏经纬网   2016-03-14 13:05:46   
字号:
近期热词
深港通  洪秀柱  朴槿惠  复兴航空  菲德尔卡斯特罗  特朗普  “东方之星”长江倾覆  控烟  

    一批年富力强60后出任省级法检两院掌门人

  60后,名校法学科班毕业,法检系统出身,异地空降——这些关键词无疑满足了公众对正义的期待,也让这次司法改革以来规模最大的省级法检“一把手”人事换血,迅速成为舆论关心的焦点。

  截至目前,共计12个省(区、市)的14家法院、检察院完成换届,新选举了7名省级高级人民法院院长、7名省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下简称“两长”)。他们“年富力强”,诠释了司改人事布局的若干方向。

  一次性注入9名60后,法检均打破最年轻纪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统计发现,7名新科高院院长平均年龄55岁,最年长的今年60岁,最年轻的是50岁的浙江省高院院长陈国猛,为史上最年轻的高院院长。而2014年,所有省级法院院长平均年龄57.4岁。

  7名检察长平均年龄54.5岁,比2014年58.4岁的省级检察院检察长平均年龄小了4岁。值得一提的是,新任检察长中,青海省的柏年仅47岁、上海市检察院的张本才49岁,双双打破履新省级检察院一把手的年轻纪录。

  此番法检换帅,一次性为省级法检系统注入了9名60后司法官员,全国60后高院院长数量已由两年前的5名增至10名,60后省级检察院检察长也从两名上升到6名。

  梳理他们的官方简历,这批新晋两院掌门,至少11人具有法学专业背景,其中两名博士、8名硕士,10人本科阶段即在著名法学院系就读。如,拥有博士学位的黑龙江省高院院长石时态,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广东省高院院长龚稼立本硕皆习法律,先后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

  简历详尽的5名检察长更堪称“阵容豪华”,他们全部出自法学界赫赫有名的“五院四系”: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系,其中3人专修刑法。

  全国人大代表、律师李亚兰认为,科班出身的法律人,其知识积累、阅历都比较深地受法律影响,更容易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对司法公正的追求。

  近8成有法检任职经历,其中1人曾为律师

  此次新晋14名掌门中,有11人曾在法检系统任职,其中5人大学毕业后从书记员干起,如浙江省高院院长陈国猛、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王晋、云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李宁等。有3人曾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新疆高院院长木太力甫·吾布力初系喀什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刘华早先为上海社科院法学所研究人员、党委副书记,后转入上海高院;柏则起步于云南省工商管理学校,担任过副校长。

  此后,柏的足迹遍及云南省工商局、云南省楚雄州下辖县、楚雄州中院、昆明中院,曾出任县委书记、法院院长,并获博士学位,在2014年由云南省政法委副书记转任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后,如今执掌青海省检察院。

  现年60岁的“老将”广西高院院长黄克的经历更为丰富。他的前一个职务为广西崇左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曾任职党政、群团、人大等系统,还有公安、政法委任职经历。浙江省检察长汪瀚,此前为浙江省国安厅厅长。

  龚稼立的经历则显专注,他1984年毕业后即进入最高人民法院,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副总编辑、《人民法院报》总编辑,后为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说实话,对于我来说,适应新岗位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龚稼立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过去主要是参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而现在主要负责工作的具体推进和落实。他表示要“首先从基层调研入手,全面熟悉情况”。

  此外,石时态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过两年律师经历,这在“两长”中极少见。

  七成系异地任职,4人从两高空降

  除了龚稼立,此番换届还有3人从最高法、最高检空降地方法检系统。如,原为最高法审委会委员的杨万明,担任北京市高院院长;《检察日报》创始人之一、最高检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办主任张本才,执掌上海市检察院;最高检原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晋,挂帅湖北省检察院。

  湖北省检察院前任检察长敬大力,2006年同样从曾工作了20年的最高检空降湖北,任职10年后,他今年回京出任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这显示出司法系统人员交流的特点。

  此次换届也延续了传统,七成系异地任职。法检互换的做法也保持下来。如,有30年检察官经历的南京市检察院原检察长葛晓燕,今年首次步入法院系统,执掌江西省高院;现云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李宁,此前系青海省高院院长。

  所在单位曾办理蒋洁敏、李春城、赖昌星等大案

  这14名新科掌门人在司法系统都成果丰硕。比如,石时态被媒体称为“学霸型”官员,著有《民事执行权配置研究》等专著;敬大力此前任职的湖北检察机关,曾公诉蒋洁敏、郭永祥、李春城等“大老虎”;陈国猛则在厦门中院期间审理了赖昌星案等重案,还是大陆第一个使用法槌的法官。

  “浙江是一个大省,案件很多,去了以后才知道人均结案量全国第一,有很多敏感案件,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法院压力来自如何维护稳定、发挥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陈国猛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会思考如何在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做好这些工作。

  年轻的检察长张本才更有不少新观念,他任职《检察日报》期间多次组织舆论监督报道,批评收容遣送等制度,还曾撰写论文研讨律师法实施当中的困难,并在不少场合呼吁解决律师“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问题,重视律师执业权利保障。

  在司法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这一批年富力强的司法系统新掌门无疑被寄予厚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 实习生 杜珂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侯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让司法公正成为正义之源
·京沪粤新老检察长眼中的司法改革
·司法供给侧改革:从公开公正到公信
·司法如何观照“少女毁容案”的冰冷现实
·电信诈骗案数额最高上亿 最高法:将加大惩处力度
·最高法:司法责任制改革后确有可能出现同案不同判
·“儿子平反父母进去”能让人相信司法公正吗?
·姜洪:上访老教师“历史遗留问题”还要留多久
·裁定梁彼得过失杀人,理由之间自相矛盾
·网上追逃抓错人,岂能一纸释放证明了事
·五分钟庭审一起刑事案件 速裁南京试点效果显著
·甘肃零容忍惩治司法腐败:从严查处“诉讼掮客”
·最高法出台规定 规范海事案件受案范围
·无辜男子遭“跨省追逃” 被拘半月看守所内过年
 
推荐阅读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
·金面具、青铜神坛、造型各异青铜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
·2021服贸会:数字开启未来,
·聚焦东京奥运会
·2021国际博物馆日:探索博物
·本土确诊病例暴增 关注台湾新冠
·短视频侵权被联合抵制 "先授权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
·著名品牌抵制新疆棉花惹众怒
·回顾2021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 实证
·2021:关注两会·关注国防
·走进“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