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陆新闻
世博启示:中国再次兑现承诺 举办全球盛事更从容
华夏经纬网   2010-10-29 08:27:02   
字号:

  中新社上海10月28日电 题:中国再次兑现承诺 举办全球盛事更加从容

  中新社记者 李洋

  上海世博会再有3天就要闭幕,在过去181天的世博展期里,所呈现的“办博能力”和“从容自信”令人印象深刻。

  回首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中国并不具备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的条件。鉴于当时的内外形势,国际盛事也很少向中国招手。多年来,中国与奥运会、世博会等盛会曾长期“绝缘”,国内多数民众与外界联系也不多。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世界敞开大门,中外之间彼此好奇地审视对方。人们不会忘记1999年中国首次承办的专业类世博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那次同样举行了184天的活动不仅让民众初步感受到了博览会的乐趣,也进一步积累了举办全球盛事的经验。

  通过1990年亚运会、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活动,中国已积累了丰富经验。2008年,中国首次承办奥运会。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又对世博会做出极佳的示范作用。

  当今的世界日新月异,中国承办国际大型活动已经有了更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内部条件是,中国国力的稳定提升,国民素质稳步提高,使中国具备承办大型活动的实力和水平。上海通过这次世博会,城市面貌和民众素质都有了很大改观,经济增长也被有效拉动。

  外部环境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日益融入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世界中。正如中国外长杨洁篪所言,世博会也是外交盛会,中国借此机会与世界“贴”得更紧,世界也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和合作。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主办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收获。他指出,首先是此类活动有助于中国塑造“精美的国家名片”。中国在世博、奥运等大型活动中给世界的承诺能够完满兑现,增进了外国对中国的好感和信任。

  查道炯强调,这种“国家名片”的力量,就像“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的效应一样,需要在塑造的进程中有像大阪世博会、汉诺威世博会这样几个“大事件”来支撑。

  查道炯说,其次是中国举办大型活动所产生的“国内出国效应”。他说,在中国的普通百姓中,“没有足够的经济或人脉资源,出国亲眼一睹外国风采的人,依然不是很多”。而世博等大型活动,让民众得以开阔眼界。

  当前,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谈到如何平衡中国国力与举办大型活动之间的关系时,查道炯说,在所有国家,出资举办大型活动都是有争议的。

  他指出,“一方面,我们要把成本与受益联系起来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把办不办、办的规模等问题与为项目而建的设施能否长久发挥效应结合起来”。他说,少一些重复建设、不搞铺张建设、最广泛地把项目设施与民生工程建设结合起来,这是中国现在所努力推动的方向。

  此次,上海世博会面对7000多万名观众能做到有条不紊,实现安保、交通等诸多方面的平稳运行无失误,实属不易。这不仅是中国举办本次世博会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举办大型活动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

  多位政府总代表和国家馆馆长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高度肯定中国举办大型活动的能力,赞扬中国借此赢得了更多的朋友。上海世博会丹麦政府总代表白慕申(Christopher Bo Bramsen)对记者表示,中国举办世博会等大型活动克服了重重挑战,令人“印象深刻”。他说,中国在这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世博论坛建立全球对话机制 为城市未来把脉
·上海世博会闭幕日门票已换完售罄
·上海世博书写外交“新局” 中国表情自然流露
·解读上海世博会最“牛”的场馆五大特征
·世博园演绎华丽终曲 各展馆争献“最后的精彩”
·世博园人流“冷刹车” 时尚达人顶寒秀环保
·“千年神木”亮相世博园 酷似一条东方巨龙
·世博会台湾馆上海签约正式移交新竹市
·精神财富从世博延伸 上海世博会理念引领未来
·海内外游客观博热情高涨 世博客流累计7045万人次
·上海世博会澳门展馆日参观人次超1.3万
·世博会台湾馆和台北案例馆将回台 震旦馆留上海
·世博迎“最后的疯狂” 京沪航线机票脱销
·上海世博递交启蒙式答卷 城市发展百科全书启新篇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