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陆新闻
世博论坛建立全球对话机制 为城市未来把脉
华夏经纬网   2010-10-28 08:35:17   
字号:

  上海世博会最后一场主题论坛上,大学生志愿者袁灵芝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不仅写着志愿者工作细则、要求,还记录下她听演讲时的所思所想。做好服务之余,她抓紧一切机会到会场旁听。在她看来,能近距离聆听世界级对话,是参与世博最珍贵的经历。 

  世博会期间举办了一系列论坛,建立起全球对话的机制,几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界、商界、政界代表相聚世博会,深入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论坛所达成的共识,将成为精神文化遗产,长久保存在人类史册上。

  嘉宾众星云集

  袁灵芝负责接待的演讲嘉宾,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院前院长特里·麦吉。论坛开幕前,她特意上网阅读了教授的简历和论文。特里发言后,她还就一些问题与其简单沟通。 

  “没想到当志愿者,还能接触到那么多国内外顶尖学者、专家,机会太难得了。”

  世博论坛的影响力非同一般。本届世博会上,公众论坛、主题论坛、高峰论坛串起整个论坛活动的主轴,其中,主题论坛从城市生活的角度,深入探讨全球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世博会期间举办的主题论坛共6场,出席嘉宾“众星云集”,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互联网之父”罗伯特·卡恩等学界泰斗;科技部部长万钢、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等政府官员;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德国前副总理约施卡·菲舍尔等国际政要;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等商界领袖。

  世博局论坛部部长王隽介绍,邀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的过程让她印象最深刻。“我们当时很忐忑,李老80多岁了,仍在从事科研,非常忙,工作日程大多提前一两年就已排定。应邀参加世博论坛后,他决定调整日程安排专程赶来。”李政道很认真地做了PPT准备演讲,还专门为论坛题词“世博始搏”。

  全球智慧碰撞

  “论坛设置的议题全球关注,国内外专家、学者把最成熟的研究成果拿到论坛上分享,非常可贵。”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院长林拓教授认为,举办世博论坛相当于全球“集智”。

  论坛以全球视角审视“城市”主题,探索在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城市面临的新挑战,寻找城市发展新的道路和模式。“信息化”“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环境变化”“经济转型”“宜居城市”……不仅是中国,更是全世界关心的热点。

  许多专家独具魅力的演讲,成为世博论坛一道亮丽风景。李政道上台就自称“上海人”,坚持用中文演讲,还为观众带来一幅国画,多次赢来台下热烈掌声。他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科技创新,将带领我们回归自然。科技不再是人们改造自然的工具,相反,它将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可能。

  世博论坛更成为城市研究新成果的发布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彼得·霍尔提出了“多中心城市”的概念。他介绍,在伦敦周边130公里范围内,涌现出很多中小城市,近年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伦敦市中心。如今,市中心人口只占全市50%,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只有一半。

  论坛上,各路专家既有对城市问题的反思,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谐发展的理念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绿色环境、通畅的交通、舒适的住房、完善的公共服务、城乡良性互动……成为专家热议的关键词。还有专家提出用“婴儿车”指数考量城市和谐程度。婴儿车能否上街,与城市无障碍通道是否完善有关;家长是否愿意推婴儿车上街,考验的是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父母是否有时间陪孩子享受天伦之乐,则反映出家长的生活质量。

  世博精神遗产

  6场主题论坛,林拓场场不落。每次听会,他都带好录音笔和笔记本。在他看来,世博会进入闭幕倒计时,在世博精神的传承上,世博论坛可能比展馆展示更重要、更迫切。

  林拓认为,一个展馆一天能有几万人参观,一场论坛最多只有七八百人参加。在世博园里看场馆,可以感性地获得一些关于城市发展的信息。但在表达世博会主题理念上,论坛更深入,它是世博会精神遗产的集中体现,在智力领域关注和探讨影响国际社会的各类问题,使举办国成为全球的焦点,从而扩大世博会的影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首先要有思想。“全球智慧的碰撞,使中国城市化研究步入快车道,我国的城市化研究水平可能提速了10年!”林拓建议,世博会结束后,要做好论坛的后续利用工作,包括整理论坛文字资料并出版成册、建立嘉宾联系备忘录等。“要有专门组织、机构负责研究论坛上的思想,消化、吸收、再创造,让思想成果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叶薇) 

来源:新民晚报
转自中新网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上海世博会闭幕日门票已换完售罄
·上海世博书写外交“新局” 中国表情自然流露
·解读上海世博会最“牛”的场馆五大特征
·世博园演绎华丽终曲 各展馆争献“最后的精彩”
·世博园人流“冷刹车” 时尚达人顶寒秀环保
·“千年神木”亮相世博园 酷似一条东方巨龙
·世博会台湾馆上海签约正式移交新竹市
·精神财富从世博延伸 上海世博会理念引领未来
·海内外游客观博热情高涨 世博客流累计7045万人次
·上海世博会澳门展馆日参观人次超1.3万
·世博会台湾馆和台北案例馆将回台 震旦馆留上海
·世博迎“最后的疯狂” 京沪航线机票脱销
·上海世博递交启蒙式答卷 城市发展百科全书启新篇
·“网上世博会台湾馆”获得两项网络行销大奖
热门点击
  更多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11日8时28分许,全球新冠
精彩时评
 
·“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教师责任本不该转嫁给家长
·法官胁迫“黑老大”认罪被停职,冤不冤?
·13岁女生遭网络霸凌 保护未成年人不分线上线下
·江德斌:区长直播带货,岂能让家长冲KPI
·熊丙奇: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铲除冒名运作
·从全国两会读懂中国式民主
·媒体谈“家长群”:与孩子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新闻推荐
  更多
·旅游观迭代 “慢生活”度假游受青睐
·卖的是水还是瓶子?饮用水包装比水贵引质疑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何时开放?多地近期答复
·亚太国家通过决议呼吁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疫情下的美国:当种族问题遇到新冠病毒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43.8万
·疫情期间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现象增多
精彩博文
 
·[张富学]大陆应积极应对金门期盼实行一国两制诉求
·[袁周]印航更名对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的警示
·[贾永辉]融合发展 汇聚起两岸和平发展强大正能量
·[阳光不锈]网信办整顿娱乐八卦账号 “全民星探”等被关
·[宠辱不惊]地铁设女性车厢防色狼? 大声说“不”更有效
·[坐看云起]各国考试防作弊啥招? 印度高科技韩国查厕所
·[张良骅]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好感”首次超越“反感”
华夏周刊
  更多
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新闻中心
大陆新闻 | 台湾新闻 | 港澳新闻 | 国际新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热门点击 | 重大新闻 | 滚动新闻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 热门评论 | 新闻说吧
媒体时评 | 看 世 界 | 国际热点 | 港澳风情 | 大陆人看台湾 | 社会广角 | 酷文辣评 | 星闻情报站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