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他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鄂北度过的,对此地有不解的怀念之情。
跟随寡母依靠叔父在随州长大。他4岁丧父,随母亲郑氏依靠在随州任推官的叔父日华生活。因叔父家贫,在母亲教导下,以芦管当笔,大地当纸学习写字。稍长即读古人文章,练习写诗。10岁时,家更贫,就借书抄诵。史书有他向城南李姓借韩愈文6卷认真阅读的记载。
不忘旧情为童年时随州的好友亭园作序。他17岁在随州应试落第,两年后再试,又落第。直到23岁时赴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应试,经三次考试均获第一。殿试时获甲科进士,任洛阳推官。但对随州很有感情。公元1033年他远在洛阳,还为他童年的好友所修筑的亭园作序。序中有“随虽陋,非予乡,然予之长也,岂能忘情于随哉!”字里行向,流露出他对随州的依恋之情。
任乾德令时曾为谷城县令狄栗作墓志铭。景礻右四年(公元1037年)十二月,他任乾德(今襄樊老河口市)县令。翌年,为修礼兴学的谷城前县令狄栗作墓志铭,向人们推广其善举。
多次游览襄阳,写下了不少歌颂襄阳的诗篇。例如《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乐哉襄阳人送刘太尉从广赴襄阳》等。尤其是后一首,对襄阳的街道、形势和物产、风景,作了优美生动而又全面的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