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力建设“四个襄阳”大力推进跨越发展 ·“产业襄阳”是核心 “都市襄阳”是载体 ·“文化襄阳”是特色 “绿色襄阳”是灵魂 ·今日襄阳:中国大陆最适宜开设工厂的城市 ·1800年前:诸葛亮自襄阳隆中出山成三分
·襄阳市贯彻落实湖北省惠台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
·反分裂国家法
·湖北省出台新《<台胞投资
·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办法
·投资20亿元 盼盼食品生产基地
·枣阳将建通用航空产业园
·襄阳在服贸会湖北省主题日现场签
·程武到海南省开展招商和邀商工作
·盐田港进驻襄阳
·宜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汽车工业园
·湖北老河口经济开发区
·枣阳吴店工业园基本情况
·襄城区经济开发区
·台资企业简介
·台企湖北襄诚鞋业有限公司
·台企襄阳恩梯恩裕隆传动系统有限
·台企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
·台企湖北元嘉科技有限公司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大者——王粲
2007-11-05 14:10:15    华夏经纬网

    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出生于名门世族。17岁(193年)以前生活在洛阳和长安;17岁至32岁(193—208年)寄寓襄阳;32岁至41岁(208—217年)依附曹操,生活于邺城。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

    他自幼聪慧,博学多识。东汉著名文学家、左中郎将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常宾客满座。一次,“闻粲在门,倒屣迎之”。时王粲年幼体弱,身材矮小,举座皆奇。蔡邕则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他学问渊博,凡问必能答对。与人同行,读过路旁碑文,能全文一字不错背出。看人下棋,棋终,能将全局由始至终重布一遍。精于算术。

    17岁时,汉献帝曾诏令他为黄门侍郎,由于北方战乱,未就职,遂离开长安南下荆州依刘表。他刚到荆州时,刘表想招他为婿,当见到王粲后,嫌其相貌姿陋而改变主意,把女儿嫁给了王粲的族兄、相貌堂堂、风流潇洒的王凯。

    他特别善文,举笔便就,无所改定。著有诗、赋、论等60篇。其代表作是《七哀诗》、《登楼赋》。在“建安七子”中,他的文学成就最大,与曹植齐名,并称“曹王”。尤其在襄阳16年是他文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襄阳时,王粲劝刘表子刘琮降曹。曹操在汉滨大宴群臣,王粲举杯祝贺,称赞曹操“文武并举,英雄毕力,使海内同心,望风而愿治,此帝王之举也”。曹操任粲为军谋祭酒,后迁侍中。卒于建安二十二年。

    襄阳万山有王粲井,襄阳城东南角建有纪念王粲的仲宣楼。

  华夏经纬  市商务局  中国襄樊  市地税局  湖北与台湾  市国家税务局   市机关党建网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主办单位:襄樊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