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城县南河水利发电厂,凡是熟悉台属杜坤州的人,都知道他家里墙上挂了一幅有着特殊意义的《中国地图》。要说“特殊”,就是在地图的表面从南到北,错落有致的贴满了小红旗,厂里的职工形象将之称为杜坤州的“爱心工程”。 刚刚从南河水利发电厂众鑫公司党支部书记位置退下来的杜坤州,是一位农民的儿子,家在谷城县某乡镇的大山深处。幼年时由于家境贫困的缘故,没有走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每每想起,总流露出一丝遗憾。记得那还是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年他利用工作机会,和妻子一同回乡看望父母老人。当途径到一所村办小学时,看到有个放牛娃背靠在学校教室的墙上,如醉如痴地聆听从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出于好奇便上前打听,原来这位放牛娃是因为家里太穷供不起上学,被迫放弃大好时光与牛为伍。目睹此景,杜坤州的心扉受到强烈震憾。从那时起,他决定说服全家与之共同筑起一座“爱心工程”,目光开始投向全国一些贫困地区。 他从部分省市的报刊杂志中获取资料和信息,从1994年至1998年先后向江西、河南、广西等地的希望工程捐款,分别资助11名辍学的学生走进课堂,总金额已达4000元。杜坤州做好事从不留姓名,每次汇款都是以笔名寄出。在他收藏保留的成千上万的信件中,只有一个赠品让他爱不释手,那就是前中日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名誉会长万里亲笔签名的希望工程捐赠书。 杜坤州的家庭收入并不高,仅一件棉袄就穿了十多年舍不得扔掉,让妻子缝缝补补继续穿。他生活过得很俭朴,不知内情的总戏笑他“扣门”。对之,只是报之善意的笑。多年来,只要说哪里一出现灾情,哪里有贫困学生因“穷”而读不起书,他总是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就说2000年4月,杜坤州从《襄樊日报》上看到谷城一中吴晖口述《妈妈是我心中的灯》一文后,在给该校校长的信中说:“我含着泪水读完全文,对吴晖家境清贫深表同情,同时也为天下有如此善良的父母和争气懂事的孩子叫好,为使他家渡过难关和本人顺利读书,请转吴晖向他捐款1000元人民币”。当他第二年得知被资助的学生吴晖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后,又筹款5000元助吴家兄妹顺利完成学业。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电力报》、《湖北日报》和邮局向困难家庭捐款,其数额大到上万元,小到几百元不等。十几年来,杜坤州捐款对象达58人次,总金额达6万多元。 今年6月,年届半百的杜坤州和他的妻子提前从厂里内退,用他的话说:以后更有精力搞好爱心事业。他准备与妻子共同牵手,以尽最大的努力帮贫济困,做更多的公益事业。他将《中国地图》挂在墙上的最大心愿,是让祖国的每个角落都插上红旗,修筑一道爱心“长城”。(刘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