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 热点区域 浙江
“这是一座好亲好近好暖心的城市”——浙江温州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纪实
华夏经纬网   2020-11-02 13:08:15   
字号:

  “我带着梦想来大陆创业,通过考察最终选择把项目放在温州。这里和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惠台措施的不断落实让人暖心。”提及在温州创业发展的感受,光中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台青伍优政这样表示。

  不只是伍优政,不少到过温州的台湾同胞都夸温州是一座好亲好近好暖心的城市。这些表扬离不开温州市惠台措施的出台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更是温州努力构筑五大生态、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的成果体现。

  台办就像“娘家人”

  台商蔡文杰是瑞安人文公园的项目负责人。采访中每每提到温州瑞安台办时,他总会用“娘家人”来形容。“不管有没有具体任务,台办的工作人员都会隔三差五地来我的项目上走走,看看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需要,台办会帮助我们和其他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寻找解决方法。他们的微信几乎24小时在线。”

  蔡文杰的人文公园项目附近曾经有一座旧式养猪场,场地内的臭气时常随风飘出,影响人文公园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如何在不影响两家企业各自利益的情况下解决臭气问题?在瑞安当地分管领导的协调下,瑞安台办和其他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一次讨论,一次解决,最终为养猪场寻找到新的场地、并安排分批次搬迁,解决了这一问题。

  伍优政也曾经为场地问题懊恼过。“因为我们企业主要做芯片生产,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因此我们对水电供应的稳定性、园区环境要求很高,工厂所在位置既要交通便捷方便产品运输,同时为技术保护又要相对独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温州市台办、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汇总了各区县市、产业园区的场地资源,逐一和伍优政讨论、考察。最终,伍优政的项目在浙南科技城落地。

  此外,温州洞头在当地审批中心专门设立“台事通”服务专窗,实行“一键取号、专窗受理、分类办理、统一出件”服务模式,安排专人全程引导,让台商台青享受宾至如归的感觉。在温州苍南,当地台办及其他相关部门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梳理代办流程,尽可能做到让台商办事“一次也不用跑”。

  雪中送炭助战疫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内地的生产生活产生严峻影响。在温州的战疫复工期间,温州市及各县市区台办积极帮助在温台胞应对疫情,渡过难关。

  “为了配合防疫需要,企业复工时要备足一定量的口罩、额温枪等设备。可是当时这些防疫物资都是‘稀有货’,我们有钱也很难买到。没想到温州永嘉台办为我们协调到了防疫物资,让我们顺利复工复产。”谈及这个话题,温州睿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台青杨世农用“雪中送炭”形容当时的情景。

  “台办除了帮助我们协调、赠送防疫物资,还为我们的复工审批工作出了很多力。”伍优政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芯片主要用于生物科技,和防疫工作直接相关。在台办的协助下,他们申请“优先复工”,有关材料及审批文件实现当天送达、当天审批。“就是在这样的高效审批下,我们的企业最终迅速复工,生产的芯片源源不断用于防疫工作,为当时武汉的抗疫及病毒研究出一份力。”

  与此同时,台胞们也加入了战疫队伍,书写了温台两地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感人篇章。台资企业温州和平国际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志愿队,参与定点收治医院的治疗工作;温州台协会和台商张宪清每天向定点收治医院和当地主要检查卡点赠送该企业生产的东池便当700份,让抗疫人员顺利吃上热饭;“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向定点收治医院捐赠上万片医用口罩、上百件防护服。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关怀备至暖人心

  同等待遇一直是在陆台胞始终关心的话题。在国台办及中央相关部门出台“惠台31条”、“26条”之时,温州一直在梳理、制定实施细则,将惠台政策落到实处。

  “在温州,台胞如果办理居住证都很方便,台办或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协助办理,有的甚至办好后送上门给我们。即便没有办理居住证,我们使用台胞证生活同样没有障碍。”蔡文杰说,在温期间,他不仅可以使用台胞证在车站自助机上取高铁票、去市民服务中心预约办理服务、在营业厅办理手机业务,就是在居住的小区办出入证,台胞证都能在机器上刷得出信息。这几乎和大陆居民用身份证一样方便。即便台胞证丢了,也只需24小时就能补办获取。

  建设台青公寓让台青免费入住、解决后顾之忧;开通绿色通道让台胞办理或更换驾驶证;已申领居住证的台胞可以在温州部分县市办理手机通话优惠套餐;台胞的就医问题和子女入学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各种政策虽小虽细,却让台胞更有当地市民的荣誉感和融入感。

  今年7月,《温州市贯彻〈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补充实施细则》制定出台,共计46条内容。与此同时,温州印发《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暨深化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希望通过3年努力,将温州打造成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增长极、台青筑梦家园、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

本报记者  柴逸扉  吴亚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任媛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承载两岸同胞共同记忆的“思归之岛”受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中台办、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为大陈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
·情跨海峡 义连两岸——两岸婚姻家庭浙江台州话情义
·第九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在浙江台州举行
·聚合美丽乡村建设的“两岸力量”——第三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侧记
·“在大陆做电商大有机会!”——台商聚宁海 丰收“电商经”
·在“希望的田野上”话两岸乡村振兴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2020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共话和谐家风
·两岸嘉宾相聚金秋 畅叙“在希望的田野上”
·摄影家段岳衡:中华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首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开幕 展出两岸“疫”路同行专题
·台湾青年赴浙江彩妆之约:涂的是品质 化的是文化
·温州台湾电子商务互联互助联盟成立 共探合作新机遇
·两岸同祭济公 台胞:这是种文化认同
热点观察
  更多
    2019年两岸贸易额再度突破2000亿美元,国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一步出台“26条措施”,推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小微企业将迎来普惠性减税
热门文章
 
财富话题
  更多
中国外贸走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
·“618”大数据看中国消费复苏热力
·FDI总额相较去年将减少40%
·百亿补贴便宜了谁?
·中国出口距回暖还有多远?
·“蒜你狠”凉凉 价格怪圈待破
·国家级经开区将迎超千亿元资金支持
·“5G+VR”消费市场规模:900亿
经济时评
  更多
·政治操作无法让台湾经济与大陆脱钩
·政治“拼很大”,民生“杀很大”
·看清民进党当局的疫苗算盘
·从两岸角度回望炮击金门三重意义
·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周年之际
·可考虑对港澳台地区开放版权
·台湾经济半年数据背后的真相
走近台商
  更多
·台商赵文龙扎根重庆夜经济20年:我眼中的3
·台商白金梁:在中餐标准化事业上闯出一片天
·台湾“茶痴”杨旻伦的故事:倾力打造千亩理
·台湾青年赖圣勋:唱出扎根大陆创业的心声
·台胞古祝瑛的大陆退休生活
·台商江和兴入闽25载:从一栋铁皮厂房起步
·台商臧鸿远:我把青春献给重庆
台企风采
  更多
·争取台积电设厂 中油高雄炼油厂加速整治
·在高雄投资设厂传闻再起,台积电未否认
·在大陆植树2万公顷!这家台湾企业以“碳”
·台积电涨价了!多家厂商证实收到涨价通知
·台资荣成纸业:一纸“禁废令”,3年“寒冬
·芯片代工产能供不应求,台积电要涨价了!
·台企洪氏企业:从大陆扬帆远航,割舍不断故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