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银行业互动“升级”
6月27日,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开业;7月10日,台湾银行上海分行成立;16日,交通银行台北分行开业,一系列事件标志两岸银行业互动双向升级。银行是两岸金融合作的基础,但与证券、保险两个行业相比,两岸开放却相对迟缓。几家重量级分行陆续开业,被各界解读为“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好事将近”。
大陆银行台北“升格”
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在此间举办开业仪式,该行由此成为首家在台湾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的大陆商业银行。此前,台湾已有多家银行在大陆开办分行,中行台北代表处正式升格为分行标志两岸金融业互动跨入“双向升级”。江丙坤认为中行台北分行的设立具有指标性意义。[
详细
]
吴伯雄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正式开业,是两岸深化经济合作尤其是金融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这对两岸都有利,能够使到大陆投资的台商和来台湾投资的大陆企业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江丙坤对中行多年来给予大陆台商的融资支持表示赞许,也认为中行台北分行的设立具有指标性意义。[
详细
]
·
首家陆银台北分行开业 两岸金融双向合作迈进
·
交通银行台北分行:迄今为止最大的陆资项目
·
李礼辉:中行台北分行可替两岸金融“搭桥”
·
交通银行台北分行总经理:把银行开到台北去
陆银赴台为何相对滞后
多年来在两岸金融合作领域,陆银赴台严重滞后于台银“登陆”。目前,大陆方面已批准10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分行,其中8家已开业、1家获准开办台资企业人民币业务。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等4家大陆银行先后在台设立代表处,其中中行与交行在代表处届满一年后申请升格为分行并获准。[
详细
]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两岸往来在人流、物流方面成果突出,在“金流”方面相对滞后。中行台北分行开业标志两岸在双向互动上又迈出重要一步,是两岸“金流”互通的一大突破。[
详细
]
·
陆银赴台严重滞后 中银扮领头羊吹响入台号角
·
与大陆渊源深厚 台湾银行“登陆”意义非凡?
·
台资金融机构加速“登陆” 谋多元化发展格局
·
起步晚力度小限制多 两岸金融合作需要更多诚意
两岸银行互设分行的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两岸金融合作方面的滞后已成为制约随着两岸经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其中,银行业的合作更是两岸金融业合作的基础,但是与证券、保险两个行业相比,其开放的时间和程度都相对迟缓,愈发凸显加强两岸银行业合作的现实重要性。[
详细
]
目前,已有多家台资银行在陆设分行,而中国银行台湾分行的开业,作为第一家在岛内开设分行的陆资银行,此举无疑有益于架起两岸金融业的合作桥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陆银行在岛内开设分行能有效降低两岸企业的交易成本,为企业提供融资,也为以后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打下良好基础。从这个角度讲,中国银行台北设分行,对于两岸金融合作和经济合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详细
]
·
两岸金融融合发展?大陆台湾银行“互设”加速
·
交通银行台北分行成立:不怕台湾低利差冲击
·
台银在大陆“落子” 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渐近?
·
两岸银行业实现互设分行的意义:金融业合作桥梁
为两岸货币清算打下基桩
近期,作为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和大陆金融合作呈提速迹象。继中行台北分行6月28日开业、台湾银行上海分行7月10日开业后,交通银行台北分行也预计于7月16日正式开业。而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被传已获共识,近期将有重大进展。[
详细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指出,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涉及两岸金融市场开放、两岸金融制度对接,涉及政治因素、政策因素等深层次问题,需要两岸建立更多互信与默契,就像两岸投资保障协议签了两次也没签成,今年陈江会看能否签成。[
详细
]
·
两家陆银获准设立台北分行 两岸货币加速对接
·
两岸货币为何迟迟未直通?台湾自设限制被抨击
·
两岸货币“直航”今年成行?业者称会有不少便利
·
台湾瞄准离岸中心 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不缺审慎缺诚意
---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京ICP证0106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