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 企业采风
从联想崛起与宏碁式微看两岸IT产业的此消彼长
华夏经纬网   2014-02-25 08:18:20   
字号:

     郭正亮

  大陆的联想与台湾宏碁,分别代表两岸最有价值的电脑品牌,二者在最近几年的迅速兴衰,颇能反映两岸IT产业的消长。

  2014年前夕,联想连续发动两次并购,先是以23亿美元买下IBM伺服器部门,然后又斥资29.1亿美元,从Google手上买下摩托移动。2013年10-12月财报,联想营收首度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税前获利也创新高,达2亿6531万美元,比前一季大幅成长30%。作为主力产品的PC全球销量高达1530万台,市场占有率也首次跃居全球首位。除了个人电脑之外,联想智慧手机也跃居世界第三、平板电脑跃居第四,对韩国三星和美国苹果构成空前挑战。

  反观曾一度跃居全球笔记本电脑第二、全球PC第三的宏碁,2013年竟然暴亏台币205亿(约6.6亿美元),加上2012年亏29亿、2011年亏66亿,总计3年失血台币300亿,董事长王振堂因此被迫辞职。宏碁全球电脑市占率已经只剩下8%,下滑到全球第四,股价也从105.5元跌到20元,市值从2836亿跌到578亿,反观联想则在2014年1月市值突破港币1000亿,晋身香港十大市值上市公司。 2013年甚至传出联想有意收购宏碁遭到拒绝,让长期领先的宏碁情何以堪。

  宏碁也有过光辉岁月,早年不但是两岸电脑先驱,还曾长期遥遥领先联想。宏碁创立于1976年,1988年在台湾上市,迅速成为台湾最大电脑公司;1998年已经成为曼谷亚运资讯系统赞助商。至2004年,宏碁已经超越美国惠普,成为欧洲笔记本电脑最大品牌,PC市占率跃居全球第五。 2007年笔记本电脑市占率更跃居全球第二,PC也在并购美国Gateway之后成为全球第三,登上宏碁创业以来最高峰,当时董事长也是王振堂。

  联想1989年才成立,直到1994年才在香港上市,1996年首次在中国大陆电脑市场跃居第一,但当时中国大陆电脑市场才刚起步,数量不大,联想销售量与宏碁相差甚远。 1997年,联想曾邀请宏碁合作,但宏碁受限于李登辉“总统”的“戒急用忍”政策,无法将先进技术转往中国大陆,两岸电脑产业合作因此破局。

  两大公司从此分道扬镳:宏碁主攻欧美市场,联想深耕中国大陆市场,但从2000年起,中国大陆电脑市场开始迅猛崛起,每年销量成长率高达30%,反观全球电脑销量成长率只有10%,尽管宏碁在2000年后也转向中国大陆市场急起直追,但受限于大陆政府保护民族工业政策,中国大陆市占率只排名第五,联想则始终保持中国电脑第一品牌,市占率高达30%以上。

  中国政府的民族工业保护政策,在2008-10年全球金融海啸期间,对全球电脑产业起了关键作用。 2008年联想陷入创业25年以来最严重亏损,裁员高达2500人,营收直落到148亿美元,亏损高达2.26亿美元。联想创办人柳传志决定复出,说服中国政府提供采购补贴和订单。相对于全球电脑订单锐减,联想独享中国大陆市场继续畅旺利多,从此逆转崛起成为全球电脑大厂。

  更重要的是,联想比宏碁更重视拥有自主技术。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2000年全球科技100强评选中,联想是全球第八,台湾入榜的鸿海和华硕都落在联想之后,反观宏碁根本没进榜。宏碁不重研发、偏重销售,充分展现在2006-11年期间,研发费用仅占营业收入0.2%,反观三星电子高达8.3%、惠普2.9%、苹果2.8%、戴尔1.1%。 2011年宏碁研发费用只有11亿台币,反观联想早在2006年,研发费用就高达3亿美元。

  联想重视技术的创业思维,也展现在利用中国大陆市场赚取的雄厚资金,诉诸“国际并购取得技术和通路、累积全球化管理经验”策略,首先在2005年以17.5亿美元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历经多次重组与挑战,终于渐入佳境。对国际并购更有信心之后,2011年联想进一步收购NEC个人电脑业务51%股权,以及德国个人电脑策划与销售巨头Medion过半股权,2012年更收购部份巴西家电巨头Digibras Group经营权,不管在取得技术或建立通路方面,都大有斩获。

  联想的国际化策略也表现在董事会组成,高达一半董事来自海外,除了索尼前社长出井伸之、美国IBM等公司的前高管之外,2013年还迎来了ARM创始成员之一的前董事长布朗,美国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也出任联想董事会观察员。甚至在2011年被宏碁解职的前CEO兰奇,也在2012年被联想延揽为EMEA(欧洲、中东、非洲)业务主管。出井伸之即表示:“联想除了深耕中国大陆市场之外,很擅长从收购企业中学习技术和混合经营。”

 

责任编辑:李欣

共2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从两岸内外情势分析“习马会”的可能
·台湾职校放眼大陆市场 技职就业路途更宽广
·台公立大学8月起可招陆生读本科 每校限5人
·专家:南海是两岸中国人的南海 合作具示范效应
·台湾菠萝外销增长 以大陆日本为主目标5千吨
·卫温船队远航台湾1784周年 两岸专家探讨共护海洋权益
·单霁翔指两岸故宫同根同源文物藏品各自精彩
·两会协商成果丰硕、任重道远
·朱穗怡:“两岸一家亲”引起共鸣
·台专家:习近平对台讲话切入民族情感 呈五特点
·朱穗怡:习总对台胞谈话透露重要对台政策
·掌握上海自贸区人民币开放契机
·2014桂台经贸论坛高雄登场 危朝安盼持续深化合作
·台湾独立书店:在网购时代逆风前行(网)
热点观察
  更多
    2019年两岸贸易额再度突破2000亿美元,国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一步出台“26条措施”,推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小微企业将迎来普惠性减税
热门文章
 
财富话题
  更多
中国外贸走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
·“618”大数据看中国消费复苏热力
·FDI总额相较去年将减少40%
·百亿补贴便宜了谁?
·中国出口距回暖还有多远?
·“蒜你狠”凉凉 价格怪圈待破
·国家级经开区将迎超千亿元资金支持
·“5G+VR”消费市场规模:900亿
经济时评
  更多
·政治操作无法让台湾经济与大陆脱钩
·政治“拼很大”,民生“杀很大”
·看清民进党当局的疫苗算盘
·从两岸角度回望炮击金门三重意义
·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周年之际
·可考虑对港澳台地区开放版权
·台湾经济半年数据背后的真相
走近台商
  更多
·台商赵文龙扎根重庆夜经济20年:我眼中的3
·台商白金梁:在中餐标准化事业上闯出一片天
·台湾“茶痴”杨旻伦的故事:倾力打造千亩理
·台湾青年赖圣勋:唱出扎根大陆创业的心声
·台胞古祝瑛的大陆退休生活
·台商江和兴入闽25载:从一栋铁皮厂房起步
·台商臧鸿远:我把青春献给重庆
台企风采
  更多
·争取台积电设厂 中油高雄炼油厂加速整治
·在高雄投资设厂传闻再起,台积电未否认
·在大陆植树2万公顷!这家台湾企业以“碳”
·台积电涨价了!多家厂商证实收到涨价通知
·台资荣成纸业:一纸“禁废令”,3年“寒冬
·芯片代工产能供不应求,台积电要涨价了!
·台企洪氏企业:从大陆扬帆远航,割舍不断故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