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 分类商机 服务
互联网医院成百姓就医“第二选择”
华夏经纬网   2020-04-13 18:45:03   
字号:

  原标题: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一个多月接诊逾2600人次,皮肤科是热门

  互联网医院成百姓就医“第二选择”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了解到,自2月底本市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后,该院累计已在线接诊2628人次,每天均有100余人次在线复诊,开出处方775张。相比线下就诊,互联网问诊医师回答患者的咨询更详细,告知的医嘱更清晰,诊后的健康管理服务也更贴心。这些与以往就诊完全不同的体验,使得互联网医院日益成为百姓就医的“第二选择”。

  医生线上解释更详细

  儿童医院皮肤科是该院互联网医院上线首批科室。春暖花开,正是万物复苏好时节,不过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一些皮肤病也随之而来。皮肤科主任钱秋芳介绍,目前在普通门诊已全面恢复的情况下,每天网上接诊仍有20余人次,“其中多半是湿疹、过敏等春季常见皮肤病。”皮肤科互联网门诊以外地患儿居多,他们多半有过诊断记录,在得到诊断报告后,不愿再长途奔波,而选择线上咨询和开药。

  皮肤科医生王臻刚打开互联网医院App,就看到一位家长求助:“我们家宝宝一岁半,全身发湿疹,一直反反复复,连手指上都有。”4月初,他带宝宝来儿童医院初诊并做了过敏源检测。两天后,在手机上看到检测结果后,第一时间想到网上复诊。王臻看到他上传的报告后马上回复:“过敏源鸡蛋白1级、尘螨2级。”“一般过敏源检测出阳性需要忌口和观察,根据情况再加以调整。”接下来的15分钟,王臻给出多条指导性意见:“衣被勤洗晒,多用吸尘器,尽量避免螨虫过敏。”记者注意到,王臻的回复从药物用法、用量到过敏源可能发生的变化,非常详细。王臻说,网上咨询由于时间相对充足,一般会比门诊解释得更详细,提醒的内容也更多。

  蚊虫叮咬也是气温回升后家长颇为烦恼的问题。有的孩子一觉醒来身上多了十几个肿块;还有的孩子虽然只有一个包,却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小包慢慢肿成“小笼包”甚至“生煎包”大小,家长赶紧上网咨询,“这是蚊虫叮咬的过敏反应,这有一个过程达到过敏高峰。”王臻说,若比较严重的话,医生会建议家长给孩子口服过敏药或外涂药膏、洗剂。

  就医模式还会有变化

  钱秋芳表示,互联网医院刚上线时,大家普遍认为只是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复诊配药,“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网上接诊的医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跟家长沟通,基本上每个患者都需要15至20分钟。除了要详细回答家长的每个提问,还需要对如何用药、怎么预防等问题详细告知。”

  记者注意到,在互联网门诊,医生给出的回复往往并不局限于问诊本身,在开药结束后还会反复叮嘱日常居家健康注意事项。疫情期间,有些过度焦虑的家长频繁给皮肤娇嫩的宝宝使用消毒洗手液,结果导致手指蜕皮。对此,王臻并没有简单地开出药方了事,而是向家长细心建议,“要注意加强保湿,多涂护手霜,避免玩水,减少使用洗手液或肥皂。”还有位家长反映孩子双足蜕皮,不痛不痒。在咨询过程中,尽管没有开药,王臻还是给出健康提醒,“鞋袜天天换,睡觉不穿袜,勿泡脚。”

  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首期推出的功能,包括预约挂号、在线咨询、复诊开方、药师审方、配送物流等,共上线内分泌科、肾脏风湿科、皮肤科、儿童保健科、儿内科5个科室,以儿童慢性病复诊为主。随着“互联网+医院”建设持续推进,人们的就医模式还将发生更大变化。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将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健康方案,然后对其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和健康咨询。同时建立包含有疾病分类知识、育儿知识、康复治疗、药品信息库、心理健康资讯在内的健康管理知识,让大众在就诊后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认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记者 黄杨子 通讯员 徐运)

来源: 解放日报     转自:新华网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热点观察
  更多
    2019年两岸贸易额再度突破2000亿美元,国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一步出台“26条措施”,推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小微企业将迎来普惠性减税
热门文章
 
财富话题
  更多
中国外贸走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
·“618”大数据看中国消费复苏热力
·FDI总额相较去年将减少40%
·百亿补贴便宜了谁?
·中国出口距回暖还有多远?
·“蒜你狠”凉凉 价格怪圈待破
·国家级经开区将迎超千亿元资金支持
·“5G+VR”消费市场规模:900亿
经济时评
  更多
·政治操作无法让台湾经济与大陆脱钩
·政治“拼很大”,民生“杀很大”
·看清民进党当局的疫苗算盘
·从两岸角度回望炮击金门三重意义
·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周年之际
·可考虑对港澳台地区开放版权
·台湾经济半年数据背后的真相
走近台商
  更多
·台商赵文龙扎根重庆夜经济20年:我眼中的3
·台商白金梁:在中餐标准化事业上闯出一片天
·台湾“茶痴”杨旻伦的故事:倾力打造千亩理
·台湾青年赖圣勋:唱出扎根大陆创业的心声
·台胞古祝瑛的大陆退休生活
·台商江和兴入闽25载:从一栋铁皮厂房起步
·台商臧鸿远:我把青春献给重庆
台企风采
  更多
·争取台积电设厂 中油高雄炼油厂加速整治
·在高雄投资设厂传闻再起,台积电未否认
·在大陆植树2万公顷!这家台湾企业以“碳”
·台积电涨价了!多家厂商证实收到涨价通知
·台资荣成纸业:一纸“禁废令”,3年“寒冬
·芯片代工产能供不应求,台积电要涨价了!
·台企洪氏企业:从大陆扬帆远航,割舍不断故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