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三十年•重逢
 

      从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1988年开放大陆人民赴台探病及奔丧以来,两岸的交流交往已历经30个年头。回顾这段期间,两岸交流虽几度波折,但仍有许多精彩的瞬间与感人故事。

 

       2001年12月24日,一百三十位旅居闽厦的金门籍老人直航返乡探亲,六十五岁的徐雪娇老太太(中)与阔别五十五年、九十六岁高龄的母亲许芳华重逢时恍如隔世,两人激动痛哭,久久不能自己。

 

        4位高龄老人返乡探亲,91岁的何素绸老人(右)和86岁的胞妹何桠皮老人(左)已离乡86载,但见到家乡上歧村长洪大伟(中)仍高兴拥抱在一起。

 

         乡愁永远是游子们最炽热的心,乡愁也最能让游子心坚如磐。“可以回去了!”当台当局公告这一消息时,台湾沸腾了,从台北到高雄,从基隆到台中,各地眷村在这一时刻一片沸腾。

      两岸交流中的媒体视角:26年的欢笑与泪水(组图)

      【策划链接】台湾当局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

 

       书写中正纪念堂牌匾“大中至正”的书法泰斗杨家麟(左),历经战乱与妹妹杨家英失散65年,昨天两位老人家终于在桃园机场重逢,恍如隔世。 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新闻链接] 

 

        一对在大陆山东生长的青梅竹马夫妻,因当年战乱而被迫分离,在海峡两岸各自婚嫁,经过了半世纪,在古稀之龄,盼得了彼此牵手共度余生。[新闻链接]

 

        2014年8月21日,张家口市康保县邓油坊镇宋家营村,从宝岛台湾赶来的孙慧贞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到了大哥孙俊诚家门前,还没踏进家门,她一抬头,看到眼前的大哥,脸上笑开了花,先是一怔,紧接着就扑了过去,这个48岁的女子伏在大哥肩头哭得像个孩子,成了个泪人。[新闻链接]

 

        继2005年邹族头目汪念月与陈氏族长陈宗仁率领台湾寻亲团到河南邓州寻亲后,2009年12月18日由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率领的“中原文化宝岛行”首次回访台湾。[新闻链接]

 

         一尊释迦牟尼佛像,穿越了1500年的历史,看尽人世沧桑,却也遭遇了19年佛首与佛身分离的无常劫难。终于,2015年5月23日,这尊原居河北幽居寺的佛像,佛首与佛身在台湾佛光山得以重逢。[新闻链接]

      其他佛首“回家”记

 

         在遭火劫360年、分隔海峡两岸60多年后,660年前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凝聚毕生功力和学养境界的“天下第一神品”《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新闻链接]  [点击进入专题]

      《富春山居图》合璧大事记

  

         两岸故宫,一个甲子的重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两岸故宫文物交流,热情主动的一直是大陆,而台湾当局相对冷漠。在马英九2008年赢得台湾“执政权”后,周功鑫获任命为新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主动向大陆“借宝”,对一贯消极回应的台北故宫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转圜。[新闻链接]

 

         一批同出于河南的盛唐之器“唐三彩”,此前曾“隔海相望”,分离六十六载。2016年1月19日,它们首次在中国大陆合璧展出。[新闻链接] 

 

         2012年汇集海峡两岸及海外362组件文物精品的“商王武丁与后妇好—殷商盛世文化艺术”特展,在台北故宫展出,本次特展让分离3000多年、分隔海峡两岸的夫妻文物重聚,也是两岸考古界首度携手合作展出殷墟考古成果,可谓空前盛事。[新闻链接]

 

 

[编辑策划:左秋子]